中國尋求重獲對臺軍售問題主動權

時間:2010-06-10 08: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新加坡《聯合早報》9日刊文《中國尋求改變對臺軍售遊戲規則》説,跡象顯示,中國在尋求改變對臺軍售的遊戲規則,重新取得在對臺軍售問題上的主動權。改變對臺軍售遊戲規則,應該説北京有了一定政治和經濟資本,要達到目的則需要更多外交智慧和談判技巧。

  文章摘編如下:

  在“亞洲安全峰會”即“香格里拉對話”上,中國婉拒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華要求,雙方解釋各自立場。蓋茨指北京的反應“不合情理”,而出席“對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嘯天則回應,美國軍方在臺灣等問題上的作為,已成了恢復和提升兩國軍事交流的障礙。

  蓋茨的解釋似乎表達了美國對臺軍售的一貫政策。問題在於中國從未真正同意美國對臺軍售,並一直致力於説服美國政府放棄其對臺軍售政策。美國幾十年的對臺政策是三十年前中美建交的一個妥協産物。建交之後,中國試圖改變美國的對臺軍售政策,並取得了一定成果。這就是1982年中美達成的“八一七聯合公報”。裏根政府承諾美國今後對臺軍售會逐漸減少,也不會在數量上和品質上超過近幾年已賣給臺灣的武器,並儘量尋求一些措施,以導致這一問題的最終解決。

  如果中美兩國政府按照“八一七聯合公報”制定的遊戲規則,也許對臺軍售已不是中美關係的主要問題。然而這一中美達成的諒解也由於1992年當時美國政府出售了更先進的戰鬥機而不再成立。從此美國政府對臺軍售政策沒有了禁區。

  從北京的角度來講,對於美國改變對臺軍售規則,北京從一開始就沒有接受。之所以延續至今,是因為在中美關係大局中,北京有其他更優先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之所以北京近期對美國軍售的態度有所改變,更重要的原因是北京在尋求改變對臺軍售的遊戲規則,重新取得在對臺軍售問題上的主動權。

  那麼,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尋求改變遊戲規則呢?從中國的視角來看,原因有三。

  第一、北京與臺北終於開始了積極互動,臺海關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穩定和發展。在此之際,對臺軍售猶如晴天霹靂,給臺海天空罩上烏雲。在此和平互動時期,北京希望與臺灣在今後幾十年中深化兩岸經貿關係,加強交流機制,打造一個和平環境。因此,北京不希望美國利用軍售插手臺海關係。

  第二、中美關係的全面發展以及中國近年來的經濟崛起,以使美國在能夠影響中國發展大局問題上的能力下降。換句話説,中國不像以前,在攸關改革開放大局的經貿利益上有求於美國。而相反,在當今的中美關係中,北京認為美國在金融,貿易和外交事務上,更多有求於中國。如要中國合作,美國就應當照顧中國的“核心利益”。而軍售問題直接關係到崛起的中國是否有能力保護其“核心利益”。

  第三,審慎考慮到奧巴馬政府是進一步提升中美關係的極好機遇,從總統到各級負責中國事務的官員,北京都可以找到主張闔作與對話的對象。對臺軍售是奧巴馬對華政策中極小的一部分,而對北京而言,則是關係到國家核心利益。以“大”對“小”是認為可以改變遊戲規則的基點和出發點。

  改變對臺軍售遊戲規則,應該説北京有了一定的政治和經濟資本,要達到目的則需要更多的外交智慧和談判技巧。(譚青山 美國克利夫蘭州立大學政治係教授)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