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馬英九未來如何治軍用兵

時間:2009-09-24 10: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23日電 臺灣《蘋果日報》23日刊文《看馬英九未來如何治軍用兵》説,臺灣當局防務部門新任正副“首長”已確定。負責人高華柱以執行力著稱,且領導作風強勢,可令臺軍軍風一肅。但前面的路仍舊充滿挑戰,有些更需當局高層配合克服。 

  文章摘編如下:

  臺“國防部”新任正副“首長”已確定。“部長”高華柱以執行力著稱,且領導作風強勢,可令臺軍軍風一肅,上緊防務體系的螺絲。但前面的路仍舊充滿挑戰,有些更需高層配合克服。

  “國防部”現階段主要工作除依既有政策推動全募兵制,調整兵力,落實軍中政風機制外,也包括將臺軍納入救災體系。擬定“臺軍救災條例”,賦予軍隊代位救災搶險權責的法制化工作自然重要,但若臺軍將來需在第一時間執行救災應變中心交付的任務,勢需將與救災相關特殊需求充分融入建軍規劃,包括:網狀化的指揮、管制、通資訊系統;與其他“部會”機關之指管通資訊系統適度整合;適性化的計劃作為;訓練、兵推和演習;標準作業程式等。所需人才與技術將為成敗關鍵,應廣泛結合內外資源。

  陸軍出身的高華柱,在推動重大政策時,與陸軍系統的溝通障礙會較少,亦較易得到支援,對臺軍將災害防救納入主要任務及募兵轉型等工作,應有正面意義。陸軍系統已逾五年未主導“國防部”,過去幾年在軍事投資等方面亦未獲得優先資源分配。去年馬“政府”上臺時,原本該輪到陸軍的“部長”人事,又被空軍“碰牌”連莊。前段時間軍方弊端醜聞爆料不斷,軍種傾軋的傳聞更是甚囂塵上。現在高華柱總綰防務大政,當可借此機會撫弭軍種間的心結,恢復平衡。

  然而,背負著陸軍厚望的高華柱,勢必也會承受相當的軍種及使命壓力,來為陸軍保障一定“團體利益”。裁軍規模、將額調整及主戰車採購等重大議題該當如何拿捏,均考驗其智慧。

  另外還有幾件事恐需要“三軍統帥”費神。馬“政府”的領導模式偏重高層宏觀政策運籌,甚至不乏對事務層級考慮的鄙視及對傳統官僚體系思維的排斥。這在精英領導的組織中並不罕見,而馬英九在防務上作風也與肯尼迪近似(高度依賴核心幕僚,較不重視軍方意見)。

  這本身並非完全不好,只是需強化幕僚的專業程度與下情上傳的適時性及順暢度,免得在過濾官僚本位的同時,把專業知識及實務經驗也給排除。水災後,“政府”提出外援清單上(能吊挂32噸怪手)的直升機,貽笑大方,也讓前述現象原形畢露。

  馬“政府”亟需更五湖四海的廣納具有各種專業知識經驗的人才進入接近核心的幕僚群。蓋幕僚之目的,就是在於提供決策者較細微資訊與足以作為選項考慮之不同意見。若幕僚同構型過高,或排外性過強,則會徹底失去意義。

  馬英九需設法改善與軍方關係。馬在八八水災期間的表現,離此標準尚有距離。無論是在災變初期未及時動員軍隊,還是最後災民安置未主動想到運用營舍資源豐沛的臺軍。凡此種種,均顯示馬與軍方關係的不協調。

  身為“三軍統帥”客觀需要充分了解、駕馭軍隊,使其運作順暢。領導軍隊須有方法、用手段、除講法規制度,更要尊重專業,並建立風範與感情。如此,軍人當樂於主動積極效命。(梅復興)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