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搜救演習為兩岸建立軍事互信跨出微妙一步

時間:2009-02-23 16:19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2月2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胡錦濤去年12月底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出六點意見,兩岸探討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話題持續發酵。實際上,在胡錦濤發表講話的前二個月,兩岸已在金門和廈門間的小三通航線,進行了首次海上聯合搜救演習,為兩岸建立軍事互信跨出微妙且值得借鏡的一步。 
 
  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去年10月23日舉行的“金廈小三通海上聯合搜救演習”,實施不到一個小時,但雙方從交流接觸到信任協作,足足走了13年。幕後推手是“中華搜救協會”。可以説,這次海上搜救演練,創造由民間推動,當局同意,人民得利的三贏局面。

  臺灣“中華搜救協會”秘書長銀柳生回憶説,1995年第三屆兩岸航運交流研討會在大連召開。他應邀隨同協會理事長范裏出席會議。范曾在空軍任職,他本人亦為臺軍退役將領,任內長期督導臺軍搜救業務。退役後他加入“中華搜救協會”,經由這次會議竟和大陸同行結下不解之緣。

  民間扮推手 救難協作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均感於臺灣海峽時有船難發生,兩岸亟需于海上的救難協作。但雙方並未建立救難通報機制,使得民間協會扮演“穿針引線”,協助當局推動兩岸船難搜救的時機浮出臺面。

  會議結束後,“中華搜救協會”在北京與“中國海上搜救中心”(隸屬交通運輸部),達成兩岸海上救難“訊息通報”默契,幾經奔走,協會先後與大陸“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中國民航搜救中心”以及上海、廣州、福州、廈門、汕頭等海上救助基地(站),建立24小時救難熱線聯繫管道。

  美國很快知道內情,並樂見兩岸的“海上救援措施”能持續推動。這個通報管道雖未有兩岸軍方參與,亦非雙方的正式機制。但從美方的角度看,在兩岸未結束敵對狀態之前,有此進展,已是難能可貴,不時成為學術研究軍事互信的案例。

  銀柳生説,多年來經由協會聯繫完成的救難通報達500多次,經兩岸通報救起生還者已達千人。2002年5月華航澎湖空難事件,尤令他印象深刻。“中華救難協會”在第一時間,接到對岸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和民航搜救中心的電話,查詢華航客機有無大陸乘客,表示願派船支援。

  隔天下午,大陸二艘救難船和大批漁船,出現在澎湖海域的中線附近,協助搜尋失蹤人員。但這僅止于“共同”救難,不是“合作”救難,因為雙方只有通報機制,並無協作設想。面對狂風大浪,在場很多人都深有同感,如果兩岸有合作機制,那該有多好。

  同安號大火 合作搶救

  幾年後,誰也沒想到,突如其來的一場火災,把問題推向臺前。去年2月中旬,廈門籍“同安”號客輪如往常般駛進金門碼頭,乘客下船後,客艙意外發生大火,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所幸兩岸救難船舶及時趕到,雙方密切配合,悲劇才未發生。

  廈金小三通航線,每日往返28個船班,乘客達4000多人,發生海難,搜救不及,後果不堪設想。銀柳生説,這場火災喚起兩岸的關注,成了廈金“小三通”海上聯合搜救演習的“催化劑”。

  關係趨和緩 聯合演習

  去年10月舉行的“金廈小三通海上聯合搜救演習”,由廈門海上搜救分中心發起,邀請臺灣方面派船協作,“中華搜救協會”負責牽線。往年,類似的申請案件都被打回票,因兩岸關係和緩,雙方約定參與聯合搜救船舶,一律懸挂“演習旗”,擱置爭議。當局樂觀其成,終為兩岸海上聯合搜救跨出第一步。

  事後,大陸有學者發表文章指出,這次演習不僅是兩岸海上搜救互動新的突破,也為兩岸開展其他領域,包括“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提供了借鏡。”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