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想把外島變“毒刺” 人員大減火力倍增

時間:2007-08-10 17:24   來源:


 

臺軍在“外島”減少人員卻大大提高火力配置

  7月23日,臺灣媒體披露了臺軍準備從金門撤兵的計劃。裁減後金門的兵力可能只剩下幾千人,但火力提高1.5倍。有媒體評論指出,陳水扁當局對外島軍事戰略進行調整,一方面裁減接近大陸的金門、馬祖、澎湖等外島的兵力,另一方面增建導彈和火炮陣地,不斷部署進攻性的“戰略武器”,不斷“提升對大陸的遠端攻擊能力”,“作為直接攻擊大陸本土的發射臺”。

  金門島仍是臺海“火藥桶”

  金門島位於福建廈門以東海域,距大陸最近的角嶼只有2.3公里。1958年,震驚中外的“八二三”炮戰發生後,這裡便成為兩岸軍事對峙的最前沿。臺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所轄兵力最高時曾超過10萬人,早年出任臺陸軍總司令的將領大多具備金防部司令的經歷。

  據島內媒體披露,臺軍已經完成金門裁軍計劃,預定於11月份執行。屆時整個金防部由原來軍團級單位降編為軍級單位,與馬祖、澎湖、花東相同。臺軍金防部炮指部將改編為金防部炮兵群,指揮官由少將降為上校。駐守金門島東西兩翼的臺陸軍金東119旅、金西127旅分別降編為金東守備隊和金西守備隊。島上守軍的旅級單位全被撤銷,只剩下團級守備隊。以每個守備隊2~3個營估計,加上炮兵群、裝甲營、兩棲特戰營及反制導彈部隊,整個金門兵力可能會只剩下不到萬人。

  金門守軍兵力雖然減少,但攻擊性卻比以前增強了。據島內媒體披露,臺軍在島上構築了大量堅固的防禦工事,同時囤積了大量武器裝備。小小的金門彈藥儲存量甚至達到臺軍總儲存量23.7%。金門因此被人稱為“彈藥島”、“火藥桶”,近年來還不斷發生彈藥爆炸事故。在兵力裁減的同時,臺軍卻不斷將“雄風”2E型導彈、“雷霆”火箭炮等攻擊性武器佈置在金門一帶,揚言要將火力再提高1.5倍,隨時將對岸的大陸目標“變為火海”云云。

  把外島變成威懾大陸的據點

  就在臺軍金門撤軍計劃曝光的前兩天,島內媒體還披露了一樁金門烏坵島火力部署泄密事件。駐守在烏坵島上的臺軍年輕士兵用數位相機與手機偷拍島上軍事陣地,並上網張貼。

  烏坵島距離大陸僅17公里,位於馬祖與金門之間,面積僅1平方公里。島上幾乎沒有居民,全是號稱精銳的臺海軍陸戰隊,所有工事地下化,整個島就像是一座浮在海上的碉堡。網上張貼的照片中有155毫米榴彈炮陣地、海濱的106毫米無後坐力炮陣地、40毫米高射炮陣地,甚至還有“毒刺”肩扛式防空導彈陣地。

  這個密布火炮的小島堪稱陳水扁當局“外島戰略”的寫照。陳水扁上臺後,臺軍的軍事戰略已經從“防衛固守、有效嚇阻”,調整為“決戰境外”,將“先制”、“反制”作戰視為“實戰威懾”手段,並提升至戰略層次,其實質就是企圖以有限的戰術攻勢行動達到制止戰爭爆發或戰爭升級的目的。現在臺軍強調“精準縱深打擊、提升早期預警、爭取資訊優勢”及“決戰境外”構想作為備戰方向,而外島又成為臺軍佈防的重點,使處在兩岸之間的外島戰略地位大大提升。

  近年來,陳水扁當局不斷增加外島軍事實力。目前,金門、馬祖、澎湖等外島經過半個世紀的苦心經營,已經構築了由永備和野戰工事以及坑道支撐的地面防禦體系。自2000年起,臺軍把外島戰略物資儲存標準,從原來的一年提高到一年半。臺軍擁有的1600門大口徑火炮絕大部分部署在金門面對大陸。臺軍方還將其研製的可攻擊大陸東南沿海和內陸城市的“雄風”2E型地對地巡航導彈部署到外島。使外島成為臺軍實施“先制”、“反制”作戰的跳板,成為“捍衛臺灣的第一道防線”和“對大陸威懾的基地”。

  外島延伸戰機東移

  為了擴大戰略縱深,臺軍還把外島戰略進一步延伸,連遠離大陸的太平島和東沙島等南海島嶼也包括其內,在這一地區建構“潛艇伏擊區”。

  自2005年起,臺軍方重新重視南海的戰略地位,大力推行“新南海戰略”,提出重新駐軍、提供裝備、強化火力、加強守島作戰等一系列方案。臺灣軍方向臺“立法院”提交了重新加強東沙、太平島防務的專案報告,建議改變南海的“守勢戰略”。目前,東沙島上的飛機跑道已經按照起降大型運輸機的標準改建完成,太平島上的起降跑道也將完成。這樣,臺軍將擁有兩個較為完備的給養補充基點,提高後勤保障能力,將進一步增大臺軍在南海的用兵空間。

  長期以來,臺空軍一直是臺灣的主要戰略進攻與防禦力量。臺軍依託臺島地形,構建了一個嚴密的軍用機場網體系。經過數十年的建設,臺空軍各類機場已經遍佈臺、澎、金、馬等島嶼,總數超過50個,其中包括12個大型空軍基地。臺空軍一直按照三線機場配置空中力量:一線以澎湖馬公機場和東沙島機場為主要基地,二線機場由臺島西部桃園、新竹、清泉崗、嘉義、臺南、屏東等基地構成,臺島東部的花蓮、臺東基地為三線機場。以前,臺軍的6個戰鬥機聯隊採取分散部署與重點部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部署。此次臺空軍計劃將半數戰機東移佳山基地和志航洞庫作為戰機東移的主要基地,花費近10億元新台幣將東部機場跑道從目前的3條擴增到6條。

  據島內媒體披露,與這一系列調整相呼應的是臺軍在金、馬等外島加強“天弓”等對空導彈陣地部署。臺軍的如意算盤是,讓靠近大陸的外島作第一道防線,保護臺島西部的二線機群戰機東移,以利於戰時保存戰機,提高存活率,以此為外部勢力介入贏得時間。

編輯:李傑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