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秘密建機場 扁當局意欲何為

時間:2005-12-19 15:32   來源:

  據多家島內媒體報道,臺灣“國防部”已經派了約600名官兵在太平島上修建機場。消息曝光後,引起人們各種猜測,注意力也隨即被拉到遠離臺灣本島的南沙。
 
  戰略地位相當重要
 
  太平島由珊瑚礁組成,東西長約1360米,南北寬約350米,面積約0.443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座大型綜合運動場的規模。它距離臺灣本島860海裏,平時可作為漁業基地,併為過往船隻提供各種航行服務,戰時則可作為艦艇活動基地和中繼站,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地位。
 
  正因為如此,太平島在歷史上曾招來多次搶奪。1907年,大批日本漁民進入南沙掠奪資源,但晚清政府無力保護。1933年,法軍佔領太平島,趕走島上日商與臺灣勞工。1939年4月,日軍攻佔太平島,並將其更名為長島,納入高雄市管理。在這期間,日本曾在島上駐紮過陸戰隊、氣象情報隊、通信派遣隊和偵察機部隊,並於1944年在島上建立了潛艇基地。 抗戰勝利後,法國人搶佔南海諸島。1946年,國民黨政府派海軍收復南沙,為紀念負責接收的軍艦“太平”號,將島嶼改名為太平島。1950年,菲律賓民間人士進佔南沙太平島及其他諸島,大肆盜採磷礦。1956年國民黨派“立威”支隊開赴南沙,驅離菲律賓軍民。
 
  建機場一直嚴格保密
 
  近年來,不少島內人士對於臺當局在太平島部署的防衛能力提出質疑。為此,“海巡署”根據臺當局指示,對太平島周邊海域局勢進行了全面評估,認為太平島防衛能力嚴重不足,不僅火力部署不足、戰場環境惡劣,而且獲得臺灣本島支援困難,軍艦需要兩天時間才能抵達,“一旦遇襲,臺軍根本來不及支援”。“海巡署”建議臺當局加強太平島機場、碼頭及燈塔等方面的建設。臺“國防部長”李傑還專門召集臺軍高層商議此事。
 
  今年8月,臺“國防部”與“海巡署”制定了在太平島修建機場的“太平專案”,並派人進行了實地勘察。9月初,臺軍第6軍團約600名官兵接到指令,于10月和11月分批移防太平島,開始修建機場的前期準備工作。11月中旬,臺“國防部副部長”霍守業乘船前往太平島,親自查看“太平專案”的進展情況。據了解,今年12月底和2006年春節後還將陸續有其他工兵移防太平島,重型機械則將由海軍“中”字號運輸艦運至該島。整個工程預計2006年12月底竣工。據島內媒體報道,機場建好後,可供F—16、“幻影”2000和S—2T反潛機起降,以便在“南海周邊有事”時,臺軍可在第一時間支援。
 
  為了保密,臺軍方極為低調,刻意挑選未婚的志願役軍官和士兵參與。官兵每3個月可以休假一次,時間為1個月,但所有人都被嚴令注意通信保密。
 
  國民黨“立委”提出質疑
 
  近日,修建機場的消息曝光後,引起廣泛關注。不少“立委”擔心可能挑起“國際爭端”,質疑此舉有迎合陳水扁到南沙巡視的意圖,還有人認為此舉具有為美軍飛機提供起降基地的軍事戰略目的。在聽取“行政院”的工作彙報時,“立委”們紛紛就此事向“海巡署長”許惠佑提出質疑。國民黨“立委”蘇起稱,南海地區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在那裏修建機場政治意味相當敏感,臺當局“把火燒到臺軍根本無法防衛的敏感地方,恐怕將造成太平島軍事化,改變南海地區的戰略平衡,提高發生地區衝突的可能性。而且現在運補南沙並沒有太大問題,緊急救援處理也沒有迫切到非用機場不可的地步”。蘇起要求“國防部”和“海巡署”就此事進行説明,並嚴加追查修建機場的目的、用途及預算情況。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也認為,南沙群島形勢錯綜複雜,修建機場必須謹慎。
 
  當局聲稱不是出於軍事目的
 
  對於“立委”們的種種擔心,“海巡署長”許惠佑出來做了解釋。他聲稱,當局是出於人道主義救援考慮,以及方便醫療救援、日常物品的補給運送等海岸巡防需求,才委託“國防部”在太平島上修建機場,與“國防”事務無關。許惠佑説,太平島距臺灣860海裏,“海巡署”在島上駐有200人,從臺灣本島向太平島運送補給成本很高。以船隊運補為例,一次一個航程來回需要8天,僅油料費就高達4000多萬元新台幣(4元新台幣約合1元人民幣);太平島上雖建有直升機機坪,但一般的直升機航程有限,無法滿足供給需求。許惠佑還表示,早在1993年,臺“內政部”就在“南海政策綱領”中將興建機場作為一項工作重點,現在只不過是延續了以往的政策,“加開工來西亞等國近年來紛紛在南海佔據的小島和環礁上興建機場,因此無論是從領海主權還是漁權考慮,都有必要在太平島修建機場”。
 
  臺“國防部副部長”霍守業則反駁了一些媒體的報道,聲稱在太平島上興建的機場屬於簡易機場,僅建有一條跑道和簡單的塔臺管制設施,並非完整機場;“加上跑道全長僅1150米,將來只有C—130運輸機可以起降,其他軍用飛機包括反潛機都不能降落,因此不可能從事任何軍事任務”。霍守業還説,現在臺軍“防衛臺灣還來不及,根本不會在南海用兵,不會惹事惹到南沙去”。
 
  雖然民進黨當局對外給出了上述説法,但仍有不少島內人士做出種種分析。他們指出,臺灣當局在南海諸島問題上通常宣揚“先佔”與“有效統治”的原則。具體到這件事,分析人士認為,當局是希望在南沙興建機場後,可以讓遠端飛機起降,只要在島上儲備回航的燃油,軍用運輸機是可以來回往返的。這樣一來,不僅進一步加強了對太平島的補給,而且由於該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臺當局也想借機牽制大陸。
 
  不過,專家也指出,南沙由於缺少彈藥庫和相關的維修設備,即使進駐戰機也會影響其戰鬥力的發揮。
 
  陳水扁想去太平島
 
  臺當局一直相當重視太平島。1946年國民黨收復太平島後,“太平”號護衛艦和“中業”號坦克登陸艦駐守南沙,並成立了“南沙群島管理處”。1950年,解放軍解放海南島後,國民黨害怕被我殲滅,同時考慮到後勤供應困難等原因,于6月將守島部隊撤回臺灣。20世紀50年代,菲律賓宣稱對南沙群島擁有“主權”,國民黨當局與菲律賓當局進行談判的同時,再次派兵進駐太平島,重建“南沙群島管理處”,後改為“南沙守備區”,隸屬“海軍司令部”。
 
  民進黨上臺後,臺軍撤離南沙,改由“海巡署”駐守,目前大約有200人。2005年9月,陳水扁聲稱,他已經去過臺灣319個鄉鎮市,“目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到臺灣‘最南端’的太平島”。
 
  (來源:華夏經緯網;作者:劉思彤 、歐貝泰)

                                                                                                                     編輯:季水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