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東山島軍演亮出快刀利劍,臺當局異常緊張

時間:2004-07-15 10:07   來源:

   從本月中旬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在臺灣海峽西側的東山島舉行海陸空大型聯合軍事演習。本報記者日前專訪臺灣問題專家、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顯龍先生時獲知,我軍在今年演習時所使用的武器裝備是歷次演習中最多樣、也是最先進的。朱顯龍先生還指出:“一旦發生重大的‘臺獨’事件,大陸完全可以把這種演習立即轉成軍事行動來遏制‘臺獨’。” 

解放軍亮出快刀利劍

  東山島位于閩南近海,面積194平方公里,向東離澎湖僅98海里,向東南距高雄166海里,與廈門、金門、平潭並稱為福建“四大海島”。歷史上,東山島就曾是民族英雄們抗擊外敵、捍衛國家對臺灣主權的軍事要地,抗倭名將戚繼光在這里修築了銅山古城、鄭成功收復臺灣前在這里操練水師……

  從地形地貌看,東山島的海岸酷似臺灣西海岸,島上多丘陵高地,也與臺灣相近。因而,自1996年以來,我人民解放軍每年都要在東山島舉行一次三軍聯合作戰演習,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在2001年6月至10月間。當時,正值陳水扁借“過境”美國之機在國際上大肆進行“臺獨”分裂活動,我軍在東山島舉行了代號為“解放一號”的演習,演習歷時4個月,參與部隊近10萬人。可以說,我軍這些年來在東山島舉行的軍事演習,對島內“臺獨”分裂勢力起到了巨大的警告、震懾作用。

  據朱顯龍副所長介紹,今年我軍參加東山島演習的人數約在18000至20000人之間,比過去的參演人數大大減少,但演習的“檔次”卻明顯提高了。其中一個重要的標志是,這次參演的武器裝備是歷次演習中最多、也是最先進的:其中包括“Su-30”、“Su-27”等各種型號的先進戰鬥機、電子幹擾機、偵察機、空中加油機;海軍派出了新型導彈驅逐艦、先進的核潛艇、從俄羅斯進口的“基洛”級潛艇以及近年來我國自行研制的常規動力潛艇等;在陸軍方面,先進的導彈部隊也將參加演習。朱顯龍表示,我軍所有軍兵種都將參加這次演習,而且演習的倣真性很強。“一旦發生重大的‘臺獨’事件,大陸完全可以把這種演習立即轉成軍事行動來遏制‘臺獨’。”

空軍首度擔當主力

  在以往的東山島演習中,我軍主要是演練跨海登陸以及導彈打擊等課目。演習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信息戰”,重點演練電子對抗,目的是使敵方通訊和指揮係統陷于癱瘓;第二階段是“渡海登陸作戰”,內容包括模擬導彈攻擊、空軍突襲、夜間空降、部隊登島、特種兵偷襲、城市巷戰等內容;第三階段是“打擊外援”,主要是演練在外國勢力介入臺海衝突時,我軍如何用戰艦、戰機攔截,或使用陸基導彈、核潛艇導彈來反擊、殲滅敵方戰鬥群。

  然而,今年的東山島演習則有顯著變化,突出的是奪取“臺海地區的制空權”這個重點。這顯示出我軍越來越重視“制空權”在現代戰爭中的決定性意義。爭奪臺海制空權的軍演不再是以往那種強調震懾作用的預防性演習,而在相當程度上增加了“主動性”、“真實性”與“攻擊性”。

  朱顯龍就此指出,這次演習並非一般的演習,而是針對性極強的一次具有特定含義的演習。而香港媒體則報道說,上個月召開的我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某次重要會議,對空軍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戰略定位,會議提出,要建立“空天一體、攻防兼備、信息火力一體的現代空軍”;空軍應是“與陸海軍並立,在以空制空、以空制地、以空制海的各種作戰形式中全面參與、能在全空疆作戰、能實施遠程反應的戰略空軍”。相關報道還透露,近日,我空軍引進的一種先進戰鬥機多次“出海演訓”,引起了臺灣軍方的高度緊張……(本報記者 成東 林海)

臺軍緊盯我軍新動向

  從海外及港臺媒體披露的情況看,除了演練“制空權爭奪”這一點之外,本次我軍東山島演習受臺灣當局及軍方關注的內容還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這是我人民解放軍“大整編後首次軍演”。臺灣媒體引述臺“國防部”一位官員的話稱,解放軍此次是以全新編制實施“越軍區、跨軍種”的大規模聯合作戰演習;特別是解放軍的海空軍在建制上已經搞了兩年“大動作”,其整編效果如何,將在東山島演習中得到重要檢驗。

  這位官員還特別提醒媒體稱,在解放軍的“整編”過程中,隸屬空軍的空降第15軍力量得到了加強。而這支部隊精于海島登陸、山地攻堅、空中進攻和城市作戰,其前身是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參加“上甘嶺戰役”的陸軍第15軍。

  二、武警部隊可能大規模投入演習。日前,臺軍情部門一位高官對臺灣媒體分析說,今年的解放軍東山島演習中可能出現較往年人數更多的武警部隊。這位官員不無憂慮地說,武警擁有的是警察身份而不是軍人身份,因此派武警解決臺灣問題,體現的是“解決國家內政問題”的主旨。屆時,美國想插手中國的內政問題,在國際上“不容易站得住腳”。

  這位軍情官員還猜測,目前大陸武警部隊中的幾支特種部隊,“在裝備及作戰能力上都與正規軍一樣,甚至在‘城鎮戰’的技巧方面更為高超”。臺灣情報部門甚至推斷,目前大陸方面正積極組建直升機部隊,可能就有為武警部隊實施“空降行動”打基礎的考慮。

  三、我解放軍在不斷提高“電子戰”能力。臺灣媒體援引臺軍方的消息稱,從1981年開始,我解放軍總參謀部就將“電子對抗能力”列為“六大作戰能力”之首,這些年來已全面提升了解放軍的電子戰能力。臺軍方猜測說,目前,在臺灣周圍350海里范圍之內,解放軍“電子戰”作戰單位的密度早已遠遠超過了臺軍。

  臺灣還有媒體報道稱,早在1997年10月10日,解放軍就曾實施過一次師級的計算機病毒對抗演練,引起高度依賴電腦係統的臺軍一陣恐慌;而在今年農歷新年前後,解放軍和臺灣軍方相關機構已開始暗自較勁,“悄悄引爆了兩岸電子戰”。

此次軍演針對性強

  臺灣問題專家朱顯龍認為,此次軍演對臺海兩岸關係的影響將是深遠的。他指出,大陸方面從臺灣當局的所作所為中切切實實地意識到臺灣當局制造“臺獨”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因此,從軍事和技術角度來看,我軍在東山島進行的演習越來越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換言之,解放軍的演習是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如果臺灣發生“臺獨”突變的話,大陸能夠立即採取有效的軍事行動;而一旦臺海爆發衝突,通過三軍的協同作戰能夠全面取得對臺制空權和制海權,並阻止外國軍事力量介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軍進行東山島軍演前後,臺軍也正在舉行針對大陸的“漢光20號”年度演習;與此同時,美軍出動7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從6月到8月在包括亞太地區在內的全球范圍舉行軍事演習;6月,美日在日本嘉手納空軍基地舉行代號“對抗北方”的空軍聯合演習;美國目前還聯合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七國正在舉行兩年一次的太平洋聯合軍演。

  朱顯龍指出,亞太地區近期上演了如此頻密的軍事演習,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臺灣海峽形勢的變化。他認為,從一係列軍事演習來看,美國企圖以其軍事力量影響臺海局勢的用心是存在的,這一點必須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 (世界新聞報)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