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網慘敗 臺情報局以卵擊石
時間:2004-02-18 16:53 來源:
大陸大破臺灣軍情局間諜網,最新行動在福建抓獲情侶臺諜張旭閔和余詩屏。去年底則有二十四名臺諜和十九名涉案大陸人員被捕。臺灣軍情局面對此敗局,陣腳大亂,急謀對策。
臺灣的陳水扁“總統”,據說要求軍情局從速重整諜網。蓋諜網敗北,陳水扁有責,他披露大陸導彈部署情況,使大陸醒覺,追蹤扁情報來源,破其諜網。陳水扁處事顯然不夠老練,情報工作要求隱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卻肆無忌憚大披露。
臺灣「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簡稱軍情局,其前身是國民黨臭名昭著軍統局,後來改稱保密局。一九八五年,「國防部」情報局與「國防部」特種情報室合並,成為軍事情報局。其總部在臺北陽明山下的芝山,設有情報學校訓練間諜,軍方內部稱該處為山竹營區。
軍情局若將其前身「軍統」計算在內,是老牌情報組織,具有七十年歷史。「軍統」全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一九三四年四月,蔣介石將南昌行營調查科與復興社特務處合並,成立軍事委員會特務處,由特務頭子戴笠任處長。
一九三七年四月,蔣介石重組特務機關,加強搜集共產黨人情報,組成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中央黨部秘書長陳立夫兼任局長。軍統局內設兩處,第一處負責黨務調查,由徐恩曾任處長;第二處為特務處,戴笠擔任處長。一九三八年三月,第二處擴大,仍由戴笠一手掌管,內設軍事情報、黨政情報、電訊、警務、懲戒、訓練和策反等組織。軍統局在全國各地設站,加強監視和搜集情報。戴笠擔任負責實務的軍統局副局長,權傾朝野。
當年軍統局特務,專門以監視、逮捕、綁架和暗殺等手段,進行反共活動。另一方面,軍統特務在抗日戰爭時期深入淪陷區,制造針對日軍的恐怖活動,對打擊日本侵略和漢姦,起了一定作用。
戴笠于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七日,因飛機失事卒于南京東郊岱山。同年六月,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改組為國防部,軍統局于七月改為保密局,一九四九年由大陸撤往臺灣。
傷亡慘重
間諜工作最為危險,除非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行事縝密,而情報係統又能保持絕密運作,間諜活動才會有驚無險。
臺灣派往大陸刺探軍情的間諜,最近紛紛落網,是軍情局敗績的續集。該局前官員兩年前披露,臺灣五十年來對大陸的情報戰,已有三千多名特務殉職,可謂傷亡慘重。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諜幾乎全部經香港進入大陸活動。例如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七日,廣東最高人民法院判處五名臺灣特務死刑,立即執行。他們俱在香港參加國民黨駐港特務組織,並接受訓練,然後潛入大陸活動。
一九六四年十月,大陸試爆第一顆原子彈,震驚世界。該年臺灣經香港派多名間諜潛入大陸,展開「神斧行動」,刺探原子彈秘密及沿海軍事部署情報,結果全軍覆沒。
以近年來說,二○○○年至少廿名潛入大陸的臺諜失蹤,其中五人後來被證實遭大陸反間諜部門逮捕。
軍情局前官員表示,臺灣軍人大多不願加入軍情局,因為一旦踏足進去,意味要過冒險的生活。
臺諜搜集軍事情報,分戰略情報和作戰情報兩大類,以針對大陸為主,工作范圍廣泛而危險,因為大陸反間諜能力很強,臺諜往往一踏上情報戰場,就被監視,成網中之物。
臺諜針對大陸的間諜活動,五十年死三千人,數字上頗驚人。如果把臺諜案中的大陸涉案人員及被捕關進大牢的臺諜計算在內,人數可能超過一倍,是一部間諜血淚史。
兩岸之間是世界上最活躍兼最危險情報戰場之一。一國分裂以及兩種政治制度抗衡,往往使諜戰更加激烈,驚心動魄。
以朝鮮半島為例,南韓自五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期,潛入北方活動的特工,人數多達一萬三千人,其中約七千八百人死亡或失蹤。
同一時期,北韓的南派特工,亦有數千人被殺或失蹤。兩韓間諜殉職之前,制造過多少次爆炸和暗殺,尚無統計,死傷數字可能比特工死亡人數為多。
電子偵聽
臺灣軍情局潛入大陸的間諜,任務包括搜集軍事、政治、經濟和科技等方面情報,以軍事最重要,皆因直接影響臺灣安危。
臺諜搜集大陸軍情,主要針對三方面:瞄準臺灣目標的導彈類型和數目、解放軍最新動態、大陸軍事防線之死穴。臺灣軍方認為,若能經常掌握這類最新情報,臺軍就能提高應變能力。
內幕消息透露,臺灣軍情局在兩岸情報戰的慘敗,不僅是間諜落網,連監聽網都無法正常運作,對軍情局打擊重大。
臺軍在最接近大陸的金門和馬祖,設有情報監聽站,日夜對大陸進行偵聽。金門島設有伸縮性電視攝錄係統,隱藏在地下掩體,情報人員通過電視攝錄係統、監視屏和其它電子設備,就可觀察或監聽大陸沿海軍事活動。如今,臺諜網已被破,監聽站曝光而遭大陸幹擾,如同虛設。除非另想辦法才能恢復監聽能力。
臺諜落網後,軍情局利用電子設備偵聽大陸情報的能力,大打折扣,皆因大陸已加強反間諜戰線。
被軍情局利用搜集大陸情報的臺商,缺乏專業素質,勝在有正當商人身份,不易引起大陸安全部門懷疑。軍情局招募少數貪圖小利的臺商為間諜,本以為是奇謀,卻未料到全盤敗北。
目前在大陸投資的臺商逾一百二十萬人,估計投資總額達六百億美元,對推動兩岸合作和經濟發展,是一股巨大力量。
軍情局的情報手段及陳水扁不擇手段公開機密情報,使臺商形象受到破壞。此事對扁下月競選連任,相當不利。因百萬在大陸投資臺商,足以有力影響大批選票的去向。
軍情局專收買小本經營或生意上有困難的臺商做間諜,如此做法容易一拍即合。某些生意面臨失敗臺商,為使生意起死回生或使所包二奶得到滿足,于是鋌而走險當間諜。
他們通常受訓十日就被安排工作,無疑是送羊入虎口,據說,大陸反間諜人員,早就對這類為數極少的臺商監視,時機成熟就一網成擒。
諜機敗績
在兩岸情報戰中,今年是臺灣建立對大陸空中偵察大隊五十周年,但臺軍實際上早已停止對大陸空中偵察,皆因屢戰屢敗。
一九五三年韓戰結束後,美國于一九五四年把空中偵察大陸的任務移交臺灣空軍,由美軍供應偵察機。當年美軍利用二戰時期B—十七和B—廿六轟炸機,拆去彈艙,裝上電子反制作戰裝置,成為偵察機。臺空軍組成「蝙蝠中隊」,對大陸東南沿海進行空中偵察。一九五六年六月廿日,一架B—十七在福州上空被解放軍戰機擊落,機上八人全部喪生。
此事發生後,美國向臺提供較新型的P二V—七偵察機。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初,臺軍一架P二V—七偵察機,由新竹飛往南韓,六日再起飛,對大陸遼東半島軍事設施進行偵察,結果被解放軍擊落,十三人喪生。此後三年,又有三架P二V—七被擊落。臺軍空中偵察大陸,為美國賣命,付出沉重代價。
美國繼續藉臺軍之手竊取大陸情報,于是又提供新型偵察機RF一○一。一九六一年八月,一架RF一○一在福建被擊落,飛行員跳傘被俘;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又一架RF一○一在浙江被擊落,飛行員被俘;一九六五年三月,在汕頭再擊落一架。從此,RF一○一不再飛入大陸偵察。
美國曾向臺灣提供高性能RB—五七D偵察機,可以在一萬九千米高空執行偵察任務。一九五九年十月七日,一架RB—五七D偵察機,在華北地區上空被解放軍地對空導彈擊落,飛行員王莫欽跳傘,墜地身亡。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地對空導彈擊落飛機。
一九六○年,美國王牌諜機U二運抵臺灣,國民黨軍隊特別成立三十五獨立中隊,由于U二機身黑色,故又名「黑貓中隊」。這種堪稱世界一流諜機,可在二萬一千米高空對地面執行照相和電子偵察。一九六二年九月九日,一架U二在華東地區上空被地對空導彈擊落,飛行員陳懷生喪生。由那時起至一九六七年九月,相繼有五架U二被解放軍擊落,其中六四年七月七日被擊落的一架,由臺灣王牌飛行員李南屏駕駛,李死在駕駛艙內。U二在大陸上空屢戰屢敗後,由一九六七年九月八日解放軍擊落最後一架U二後,臺灣空軍從此知難而退,停止對大陸空中偵察活動。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