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顯著影響亞太政經格局變化

時間:2011-09-13 13:57   來源:人民網

  “911”事件十週年之際,亞洲各國也在深刻反思。人民網記者採訪的一些專家學者普遍認為,“911”事件顯著影響了亞太地區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認為,“911”事件使得亞洲國家獲得寶貴的戰略發展機遇,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更展現了亞洲各國和平發展、爭取雙贏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使得亞洲經濟在迅速發展中日益連為一體,為整個區域的和平穩定奠定了基礎,同時也促進了亞洲各民族文化的和平共存,所謂的民族、文化和宗教紛爭始終沒有在亞洲氾濫。

  過去的十年,是亞洲經濟快速增長的十年。美國《全球金融》雜誌的數據表明,2000-2010年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緬甸為10.6%,中國為9.9%,柬埔寨為7.8%,印度為7.2%,越南為7.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國內生産總值的預測顯示,2011年,亞洲經濟體的增速平均將達8.4%,在未來5年中,也將會有持續的高增長。中國將在亞洲排名第一,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預計將達9.6%。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911”事件明顯改變了亞洲與西方國家的力量對比。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2003年3月,布希政府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繞開聯合國直接對伊拉克發動了戰爭,改變了“911”事件以來全球對美國的同情與支援。

  其次,“911”事件加深了西方與伊斯蘭世界之間的鴻溝,同時由於反恐,美國在東亞的影響力已經下降。

  其三,當美國正忙於進行戰爭和增加國防開支時,中國正忙著與東盟等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自“911”事件發生以來,中國經濟一直處於上升通道中。中國于2006年舉辦中非峰會,事實上當時所有非洲國家的領袖都參加了。

  東盟秘書處公共事務主任李鍵雄則認為,即使美國在“911”事件發生後沒有把注意力轉向中東和阿富汗,中國的快速發展也“不可避免”。他表示,和冷戰時期的前蘇聯相比,中國顯得尤為聰明之處在於,中國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發展國內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準上,這是中國“和平崛起”的一個重要基礎。

  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宋雷磊對人民網記者表示,“911”事件削弱了美國的經濟,間接地導致了2008-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美國産生的消費泡沫,也影響到亞太地區國家的發展,導致了亞太地區包括中國的經濟不平衡問題。

  2007年之前,美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亞太地區各國經濟都與美國經濟緊密相連。宋雷磊説,當時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支撐了東亞地區本地區産品60%的最終需求,推動了亞洲地區的經濟發展。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美國這一“引擎”開始逐漸熄火,亞太地區開始轉向依賴國內需求來推動經濟增長。這种經濟格局的轉變,從2009年開始變得比較明顯,尤其是中國在2009年之後經濟發展較有秩序,國內消費持續快速增長,國內需求推動明顯。

  宋雷磊認為,“911”事件只對亞太地區經濟造成了“短期的衝擊”,對於經濟的影響已經過去。後“911”時代的反恐戰爭已暫告一段落,美國開始注重國內鉅額財政赤字問題的解決,這也將是今後美國經濟政策的主導方向。美國經濟可能會走出低谷,這對亞太經濟顯然是有好處的。但是,經濟格局在變化,世界經濟重心在向亞洲轉移,亞洲與美國的競爭關係依然會繼續存在。

  2010年,亞洲經濟超前其他地區率先復蘇。實際上,在1997年金融危機之後,亞洲國家就特別注意改善金融系統,加強了區域內的貿易合作。此外,很多國家推出了拉動內需的刺激性政策來穩定經濟,促進了內需的增長。這是亞洲國家能夠比較成功地抗禦2008年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亞洲開發銀行在多個報告中指出,亞洲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復蘇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專家們還談到,美國目前已經開始修正其反恐戰略出現的失誤,並把戰略中心轉向亞洲。

  黃靖認為,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美國這一戰略調整越來越明顯,亞洲一些原已“沉澱”的問題現在又重新浮現,甚至有的還引發緊張局勢。對此,亞洲各國應當珍惜“911”事件以來“風景這邊獨好”局面,堅持過去10年來亞洲各國爭取互相諒解、共創合作雙贏的和平發展模式,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理性對待處理各種問題和紛爭,把亞洲的和諧發展推向新的高度。(人民網曼谷9月12日電)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