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債務違約中國倒大霉

時間:2011-06-07 15:08   來源:經濟參考報

  美國會出現債務違約嗎?目前看,中國的專家、學者、官員大都不相信美國會發生債務違約的問題,僅僅把國會遲遲不能批准“提高國債餘額上限”作為“黨爭”或“利益之爭”的籌碼,但如果較量始終沒有結果,而實實在在出現債務違約,哪怕只是短時間的,那結果會是什麼?中國如何應對?

  這個問題的提出不是空穴來風。5月16日,美國14.294萬億美元國債餘額全部用盡。此後,美國財政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債務違約馬上出現。而財政部已經給出最後通牒:債務違約最後時刻將是2011年8月2日。

  隨著“最後日期”的一步一步逼近,各大評級公司的神經也格外緊張。標準普爾宣佈將美國AAA債券信用調至“負面”之後,另一家大牌評級公司穆迪也宣佈:可能將美國AAA主權信用評級列入“降級觀察名單”。

  穆迪之所以作出上述表態,這與美國政府與國會就“提高債務餘額上限”問題磋商失敗有關。或許穆迪的做法有向共和黨施壓的意味,但如果7月中旬“兩黨”仍不能妥協了事,那問題還就真挺嚴重。因為,美國政府要發行國債,必須在全世界“做工作”,説服各外匯儲備國、各大金融機構購買美國國債。

  美國政府為什麼急需“提高國債餘額上限”?因為美國政府不僅還在執行著龐大的預算,而且還要支付國債利息,還要“借新還舊”滾動債務。這些決定了美國國債餘額必然是越滾越大。除非美國政府立即停止赤字預算,而這幾乎是“零概率事件”。

  美元債券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品種,各外匯儲備國和金融機構所持有的最大債權。一旦這樣美國國債發生違約,世界將出現美元拋售狂潮,先是金融機構的拋售,後是小國政府拋售,接著就可能是大國拋售。

  美國債權一旦遭到拋售,美國唯一的還債方式就是美聯儲通過大量發行貨幣購買債券,從而引發全世界空前的通貨膨脹。

  此事對美國有利有弊。弊是:其一,美國信用盡失,美元的國際地位必然崩潰,國際貨幣體系勢必從新構建;其二,美國和世界一樣,發生嚴重“滯脹”,經濟大蕭條在所難免;其三,整個世界經濟過去60年多年形成的規則將從新洗牌,在此過程中,美國還能不能撈到過去一樣的好處?這將是一個巨大的疑問。

  利的方面在於:其一,美國借此之機甩掉了大部分的債務,而且在世界從新洗牌的過程中,美國不一定會失去很多;其二,舊的貨幣可以廢掉換成“新美元”,但美國的物質基礎並沒有受到傷害,強勢的金融巨頭可以在一輪巨幅的通脹中洗劫世界這是強勢貨幣國家用通脹打劫弱勢貨幣國家的根本手段。

  但像中國這樣的、以實業為本的製造業國家就倒大霉了。且不説龐大的債權將被無情地稀釋,購買力幾乎歸“零”,而且高漲的原材料價格會使其經濟基礎遭受嚴重災難。當然,中國可能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獲得一席之地,但僅僅是可能而已。(鈕文新)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