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野之彌:核安全仍是第一要務

時間:2011-04-26 11:07   來源:中國廣播網

  被輻射者的後代 掙扎著生存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建有一個切爾諾貝利博物館,在那裏人們可以看到許多令人震撼的展品,比如在核災難中死亡的幼犬,還有人們在核災難爆發後掙扎生存的照片,剛剛走訪了該博物館的中國記者寧柯為我們描述了其中的展覽

  寧柯:在動畫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見,當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從事故以後是怎麼影響到周邊國家的,首先從烏克蘭發生以後接著影響到了白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國,隨後到了北歐、波蘭、德國、奧地利、捷克、義大利。在這個大廳裏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四組照片墻,工作人員告訴我,這四個板塊象徵著切爾諾貝利的四座核反應爐,照片上的這些孩子他們是當年切爾諾貝利居民的後代,雖然這些孩子們大多數還活著,可是卻患有各種各樣的疾病,比如説肝病、腎病、血液病,有的甚至還患上了癌症。

  有些老人在零六年就搬回去了

  在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25年後的今天,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已經成為了一個旅遊熱點,每年有近7000人參觀,儘管這裡還存在著核輻射的危險。中央臺記者張加寧專訪了曾經參觀過核事故現場的著名核電安全專家林誠格——

  記者:林總我們聽説您是去那邊參觀過是吧?

  林誠格:那是很久以前了,我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維也納工作的時候,因為要執行任務到那兒去過,那是發生事故之後了,我們去的時候他的86年發生事故的,我們去的時候差不多在1993年底的時候,因為我們也不是去了非常近的地方,就是在周圍地方。

  記者:我們特感興趣的您當年去看是什麼景象,因為我們現在看描述,現在這塊已經稻草比樓房還高,一個死城、鬼城的感覺?

  林誠格:沒有,這個不是這樣的情況,從1986年到1993年已經過了5年多了,那些污染的情況基本上都去除了,當然疏散了大批的人,幾乎下游這一帶,在切爾諾貝利附近這一帶老百姓都搬走了,我們很快的撤離出來也沒有仔細的看,大概還沒有什麼人,只是一些維護的工作人員,少量的工作人員還在,2006年的時候,切爾諾貝利以後20年,已經有一部分居民都搬回去了,大部分是老人、婦女特別一些老太太,自己的家園,她們自己的財産都在切爾諾貝利附近,她還有家鄉的概念,她們説我是歲數比較大了,有一些輻射跟我説起來不會影響我這一輩子的壽命,我還是願意回來。

  林地不能砍伐 植物不能食用

  記者:是不是,我看他們説當地的東西還是不能吃是吧?

  林誠格:是的,這個早就控制了,因為我們這個是很清楚的,因為這個污染都是長壽命的元素,這些東西都附在植物上面,植物生長以後它就産生植物的果實裏頭就會有這個成份,人當然是不能吃的,吃了以後這個東西進入到人體了,所以為什麼森林到現在都不能伐木,很大批的森林地區都不能伐木,為什麼很多的作物還不能再生長,就是這些重點污染的地區是很難驅逐污染的。

  日本福島冷卻後會取出燃料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和福島核電站核泄漏是迄今為止人類核能利用史上僅有的兩次7級核事故,但是兩者又有很大的不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因為沒有安全殼,大量放射性物質被化學爆炸帶到高空,再隨氣流擴散,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福島核事故的爆炸是氫氣爆炸,不是核爆。福島核電站事故機組是否會使用石棺呢?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研究員趙成昆今天下午接受中央臺記者張加寧採訪時表示,由於兩次事故原因不同,處理方式可能也會不同——

  記者:我們看日本方面也只是給了一個6到9個月的時間表,等於具體的最後處理方案他們也沒有做出來呢是吧?

  趙成昆:現在我還沒有聽到他們怎麼樣的處理的方式,但是我分析他可能為了今後不要把大量的核燃料都壓在裏面,減少今後這方面處理的麻煩,他第一步冷卻,完了到一定程度以後把燃料取出來,完了以後再強的放進一些設備或者部件或者系統單獨的處理,這樣估計可能會比較好,但是時間會比較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