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需要更好地理解“巧實力”

時間:2011-04-15 14:55   來源:新華網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 4月12日文章】題:軟實力之戰(作者 約瑟夫奈)

  上周,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國會一直鬥爭到夜裏11點才就預算削減方案達成一致,避免了政府關門。但上周努力達成的協議並不是一個嚴肅的解決方案。它只把重點放在了佔預算 12%的非軍事可支配開支上,而不是福利、軍費等大頭和能夠增加財政收入的稅改上。雖然上周達成的預算削減方案沒能對赤字産生多大影響,但卻可能對美國外交政策造成嚴重傷害。“斧子”落下來了:國務院和外交工作預算被削減了85億美元——與軍事開支相比只是小錢,卻可能嚴重削弱美國積極影響境外事態的能力。

  令人可悲目.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奧巴馬政府此前一直在努力使事情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在就任國務卿時,希拉裏克林頓曾談到將美國硬實力和軟實力資源相結合的“巧實力”戰略的重要性。現在,在有助於削減赤字的幌子下,這些努力受到了阻礙。

  “軟” “硬”實力預算分配不平衡

  2007年,理查德阿米蒂奇和我曾在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共同主持了一個由國會議員、前駐外大使、退役軍官和非營利性組織領導人組成的兩黨“巧實力委員會”。我們得出結論,認為美國的形象和影響力近年來在下降,美國必須從輸出恐懼轉向激發樂觀精神和希望。

  得出這一結論的並不只是“巧實力委員會”。還在小布希政府任職的時候,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就曾呼籲國會將更多資金和精力投入到外交、經濟援助、交流等軟實力手段中,因為只靠軍隊是無法保護美國在全世界的利益的。他指出,當時每年的軍費總額接近5000,億美元,而國務院的預算只有區區360億美元。用他的話説, “需要加強我們運用軟實力和將軟實力與硬實力更好地結合在一起的能力。”他承認,在那之後,預算的分配比例卻變得愈發不平衡了。


  這不是要貶低五角大樓——我曾在那裏擔任助理部長。軍事力量顯然是硬實力的一個來源,但同樣是軍事力量,有時候也能提供軟實力行為。一支指揮得當的軍隊能夠帶來威望,而軍隊與軍隊之間的合作和訓練項目則能夠建立跨國關係網,提升一個國家的軟實力。美國軍隊在 2005年印度洋海嘯和南亞地震後提供人道主義救援時的傑出表現幫助恢復了美國的吸引力;美軍在最近日本地震和海嘯後發揮的作用也在産生類似的效果。

  當然,濫用軍事資源也可能削弱軟實力。蘇聯在二戰結束後曾經擁有大量軟實力,卻因為對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使用硬實力而折損了這些軟實力。粗暴和無視正義戰爭原則也可能喪失合法性。不管當初美國對伊拉克軍事行動的乾脆利落曾在部分外國人心中引發怎樣的欽佩之情,這種欽佩之情都因為後來佔領行動的無效和阿布格裏卜監獄的虐囚畫面而減損。

  巧實力是將武力、金錢等硬實力與吸引力等軟實力結合威一種成功戰略的能力。近年來,美國外交政策傾向於過分依賴硬實力,因為硬實力是美國力量最直接最明顯的來源。五角大樓是美國政府中最訓練有素、資源最豐富的部門,但硬實力能夠獨自實現的目標是有限的。槍桿子不是傳播民主、人權和公民社會的最佳手段。

  的確,美國軍隊擁有非凡的行動能力,但因為五角大樓能辦成事情就把事情都交給它,這種做法會産生一種外交政策過分軍事化的形象。而且這可能導致 一個惡性迴圈,因為為了滿足軍事預算,文職部門和手段的力量會被抽空。如今,美國花在軍隊身上的錢比它花在廣播和交流活動上的錢多出500多倍。國會削減短波廣播預算所節省的開支只相當於一丁點兒國防預算。這明智嗎?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