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尋找“梅普組合”的裂痕?

時間:2011-04-15 14:43   來源:光明日報

  當媒體從總統梅德韋傑夫日前向總理普京下達的一項指令中嗅出了“選戰的火藥味”時,進入“選舉年”的俄羅斯政壇似乎已開始失去平靜。俄總統在這項指令中要求總理解除一批政府官員國企董事會主席的職務。幾位同時在政府各大企業中身兼數職的副總理和政府部長都將告別其“國企老闆”的身份。有趣的是,這條對俄羅斯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原本意義深長的“好新聞”,卻被一些西方媒體解讀成了俄總統與俄總理之間的“一場權力之爭”。法新社説,梅德韋傑夫總統採取這一行動意在剷除普京總理在大企業中的盟友,挑戰普京的地位,為即將在明年3月舉行的總統大選鋪路。

  梅德韋傑夫要做什麼?他真的是在向普京發起進攻?“梅普組合”真的出現了裂痕?一些媒體自然會聯想起梅德韋傑夫與普京在利比亞問題上的分歧:普京説西方打擊利比亞猶如“十字軍東征”,梅德韋傑夫則指出這樣的評論“令人無法接受”。英國媒體從此類“政治生涯的大冒險”中看到了梅德韋傑夫不斷挑戰普京在俄政壇主導地位的衝動,而俄羅斯媒體卻絲毫未感覺到“梅普組合”出現了矛盾或是爭鬥。在西方媒體眼裏,“梅普組合”遲早要發生分裂,梅德韋傑夫一直在悄悄努力,削弱普京的影響力,以求在權力爭奪戰中獲勝。同普京相比,梅德韋傑夫的柔弱、內斂更讓西方放心。在俄羅斯政局不會掀起大風大浪的情況下,西方更願意看到梅德韋傑夫繼續連任,而普京則退出“權利中心”。西方願意從“梅普組合”的裂痕中發現俄“民主力量”上臺的可能。

  事實上,西方在俄羅斯政壇上看到的“二元制領導體系”不過是虛幻的假像,俄羅斯的權力結構實質是一元的。“梅普組合”是二人組合,一個核心。一些俄羅斯分析家認為,梅德韋傑夫和普京偶爾製造一些引人猜測的場景,其實是“精心策劃的複雜的猜謎遊戲”,其目標是使統一俄羅斯黨的執政能力得到提升。俄分析家認為,對梅德韋傑夫來説,讓普京親自下手解除其“政治親戚”的兼職,與其説是為自己樹立形象,不如説是為普京增添政治資本。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總統高調宣佈由普京親自執行“攆人命令”,是給了普京“做好人”的機會,而自己則寧可去做“被罵的人”。

  無論如何,梅德韋傑夫將政府官員清除出國企是一項重要的舉措,其動機既是整頓企業,也是為議會和總統競選鋪路。俄《生意人報》看到了總統“政企分開”計劃“明確的政治內涵”,稱該計劃“具有革命性”,“梅德韋傑夫從本質上要求終結國家資本主義”。普京辦公室發言人也證實説,這是梅普“改善政府執行效率”的共識,不是臨時決定,早就擺上了政府日程。大多數俄分析家也不贊成西方媒體有關“梅普組合”出現內訌的推測,認為它們的“政治嗅覺過於靈敏”。

  分析家們認為,梅德韋傑夫此時推出一項“涉及制度性改革的新政”,顯然與即將來臨的議會和總統選舉的大背景密不可分。但是,新政的宗旨是爭取選民,而不是炮轟普京。梅德韋傑夫下令將各級政府官員從國企一把手的位置上趕走,用他自己的話説是為了改善俄羅斯的投資環境。這無疑是一個旨在落實“政企分開”政策、貫徹“現代企業制度”的正確決定。政府副總理及部長同時兼任一些大型國企的一把手,不僅損害了國家的經濟環境,而且也降低了民眾對政府的信任。當副總理兼任石油公司董事會主席時,他是守護整個國家的利益,還是更關心一家公司的利潤?俄總統看到了企業改革勢在必行,攆走董事會內的政府官員只是改變企業面貌的第一步,他日前在自己的推特微博中指出,必須改變和調整俄企業家的活動規則。梅德韋傑夫要求政府官員在2011年6月底之前離開企業領導崗位的決定無疑是正確的,它表達了俄政府“從我做起”的改革意志和決心,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民眾對政府官員的批評。

  儘管“梅普組合”的競選對手們都弱不禁風,但是,國際局勢的急劇變化還是為同在統一俄羅斯黨旗幟下的“梅普組合”敲響了警鐘。對俄羅斯而言,發展經濟是頭等大事,而目前阻礙俄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投資環境。梅德韋傑夫日前在宣佈推出改善俄投資環境的十項措施時直言,目前的局面是“外商投資緊缺”,本國投資“外奔”,俄必須改變日趨惡化的投資環境。(汪嘉波)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