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逼迫他國監管網路

時間:2011-03-31 14:55   來源:環球時報

  記得很久以前有一部老電影,名為《水鳥行動》,日軍特高課的官員將“水鳥”作為行動代號的原因是:貌似波瀾不驚的水面下,圍繞情報和資訊的爭奪正在緊張地進行著。或許是歷史的巧合,當人們的視線被日本的地震、海嘯、核泄漏以及利比亞緊張的戰事所吸引時,另一場不易被察覺的爭奪,一場全球化時代依託現代資訊技術的心理戰,正在全球資訊空間悄然展開。據英國《衛報》近日披露,美國中央司令部正借助一款“線上個人資訊管理服務”的電腦軟體,在全球網路空間展開針對恐怖分子的“心理戰”:該軟體據稱將允許中央司令部旗下的資訊戰士每人控制10個以上的賬號,在遍佈全球的各大社交網站、論壇上,發送“親美的宣傳資訊”。

  對於中國人來説,這款軟體雖然聽著比較神奇,但其本質並不新鮮:它基本上就是此前剛剛成為眾矢之的的“網路水軍”的翻版,和依靠雇用網路寫手人工撰寫帖子引導和塑造輿論相比,美國中央司令部實施的是一種“數字版水軍”。依據美國的比較優勢,它是一款技術密集型産品,而不是網路寫手這種勞動密集型産物。

  這種“技術密集型水軍”的出現,成為美國反恐戰爭乃至推廣和強化美國軟實力的主要工具,導致問題的性質發生了重要的變化:這已經上升成為了一個關係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對於普通用戶,以及基本處於無政府狀態———即不存在最高的處於核心節點的管理者的狀態———的全球資訊空間來説,“技術密集型水軍”的出現,以及美國公然將其納入國家安全戰略乃至外交策略的工具箱,是一件極有風險的事情,它將産生兩個嚴重的後果:

  首先,辨識真實資訊的成本和入門要求將持續大幅度提升,真實的“網路民意”將無法獲得。如何識別社交網路空間傳遞資訊的真實性,輿論傾向的可靠性,對所有的用戶,乃至國家政府機關來説,都將變成一項更加任重道遠的使命。

  其次,全球資訊空間既存的以“政治、價值中立”為主要特徵的、積極的無政府狀態,將由此受到巨大的衝擊。可以預想,其他國家或者非國家行為體的本能反應無外乎以下幾種可能:或者是強化辨識能力,或者是改變對産業相關行為體的管理模式,又或者是通過強化包括法律保障在內的多種非技術性手段,目的都是為了對抗這種借助網際網路的宣傳和資訊操控。

  冷戰結束後,全球資訊空間的擴散、形成與鞏固,其必要的前提基礎之一,就是資訊技術在政治和價值領域的中立。這裡的中立,指的是沒有任何一個主權國家嘗試將完全憑藉自身技術優勢,散發、影響、塑造甚至扭曲全球資訊空間的資訊流動。美國走出了危險的一步,對於其他國家來説,可能被迫以提升主權對境內資訊空間資訊流動的控制,又或者以強化針鋒相對的技術或制度安排作為應對手段。

  這可能導致此前有學者指出的“網際網路的分裂”,即“主權壁壘”和“技術壁壘”阻斷彼此聯通的網際網路,這種被有形或者無形的壁壘阻斷分割的網際網路顯然不是人類社會的福音。如何小心應對,避免因為一己之私影響全人類享受資訊空間的便捷與好處,將日趨成為一個亟待回答的重要問題。▲(作者:沈逸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係學者。)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