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緣何上調地震震級?

時間:2011-03-14 16:05   來源:新華網

  13日中午,日本氣象廳召開記者會宣佈,11日下午發生的日本東北地區的大地震的震級由此前的芮氏8.8級調整為芮氏9.0級,為世界觀測史上最高級別,令世界對這次地震的關注度再次上升。

  日本氣象廳稱,氣象部門是在對本次大地震的各種數據進行詳細分析後做出的震級調整。此次地震的震源區域位於北起岩手縣近海南至茨城縣近海的長約500公里、寬200公里的地域,地震是由大範圍的連續斷層現象所造成的。由於此次地震的能量釋放大約相當於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時的1000倍之多,所以氣象部門決定將震級由原來的芮氏8.8級調整為芮氏9.0級。

  就地震震級數據調整的原因,記者求證了上海地震局預測分析中心主任尹京苑研究員。尹京苑介紹説,通常地震震級是根據地震波來定的,以往由於記錄解析度精度不夠高,只能把地震發生作為一個點源來處理,隨著監測水準和研究能力的不斷提高,人們認識到地震更多的不是一個點上的破裂,而更多是面上多個點的破裂,所以相對準確的震級數值是把多次破裂的數據加起來。

  一般情況下,一個地震發生後,有關地震部門會儘快向社會發佈包括震級在內的資訊,而後有可能根據進一步掌握的資訊會對已公佈的數據作適當的修正。這種修正並非個案。據有關報道,這次日本地震的震級修改得益於澳大利亞一個觀測臺的數據,他們在此次地震的兩次破裂後還觀測到了第三次破裂震相,並把這次破裂的能量加入到了震級的確定中,這樣就有了這次震級數值的調高。本報記者 江世亮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