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歧途還能走多遠?

時間:2011-02-18 15:45   來源:新華網

    歷時半年的、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世博會剛剛落幕,上海靜安區一幢高層住宅樓便遭遇大火,多個生命與鉅額財産被火舌無情吞噬。長期以來,中國更多地關注城市化的積極面,而忽視城市化的消極面,導致“城市病”持續惡化。如此,不僅使城市越來越不宜居,而且使相當數量的農村衰敗越來越嚴重。中國應當、也能夠探索一條超越西方工業文明與城市文明,並實現有中國特色的工業文明與農業文明、城市文明與鄉村文明協調發展的道路,而不應在現在的城市化歧途上越走越遠。

 

    西方城市化道路的不成功與失敗

    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業發達、居民以非農業人口為主的地區,通常是周圍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根據聯合國確立的國際通行標準,兩萬以上居民集中的地區即為城市。城市已有數千年曆史,但是近現代城市化過程深深地打上了工業化的烙印,因此近現代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是工業文明的産物。所謂城市化,指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口、資源不斷由農村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同時,城市生活方式與城市價值觀不斷向外擴散和滲透的過程。

    城市化令人口與資源集中,由此可以形成巨大的生産力,但也能生成巨大的破壞力。長期以來,在功利主義者的不斷宣揚、頌揚之下,人們更多的是關注城市化的積極面,而忽視城市化的消極面。

    西方或效倣西方的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在規模不斷擴張中,終於惡化到“大到難以收拾”的地步,由此導致日趨嚴重的“城市病”,形成了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人與物、人與自然的對立,更為嚴重的是形成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對立,最為突出的是城市與農村的對立,如此便形成所謂的“二元經濟”與“二元社會”。

    城鄉“二元”對立與博弈的結局是,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城市不斷向外推進地盤,向內席捲資源,蠶食農村。與此同時,城市與市民在産業化、市場化、商品化的洪流中,被沖刷、打磨成為一個異質社會,即城市各種族、各階層在一定程度上處於彼此隔離的狀態,這種狀態在美國被稱為“種族馬賽克”。具體地説,各種族、民族以同質形式居住在特定的街區,彼此間以拼圖形式存在。(江涌)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