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報:“巧實力”外交成新寵

時間:2011-01-18 16:27   來源:新華網

  法國《論壇報》1月11日文章 原題:外交新面孔(作者瓦萊麗塞貢)

  原文提要過去,每個要捍衛自己的就業和繁榮的國家實行的都是純經濟的戰略。在實行這個戰略20年後,現在像貨幣和債務這樣一些屬於國家主權範圍的核心議題又重新成為關注的焦點。在各個戰線展開的新外交將是展示“巧實力”的外交。

  昨天是貨幣戰爭,今天是主權債務的戰鬥。潛在的變化在近幾個月中發生了。人們原以為屬於冷戰思維的衝突重新出現。有關貨幣、主權債務的新的戰鬥涉及國家層面。法國情報研究中心主任埃裏克德奈塞指出:“中國在歐洲展開影響外交。”

  這是一個轉折嗎?自從柏林墻倒塌以來,國家不再有領土要捍衛,於是乎一心一意搞經濟外交,一門心思為它的企業服務。雖然所有的國家元首都變為了高級推銷員以出售核電站、飛機、火車、潛艇、設備等,但恰是美國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把經濟擴張戰略推行到了極致。美國建立了一個服務於經濟的真正戰略。歷史學家愛德華勒特韋克將這種戰略稱之為“地緣經濟”。埃裏克德奈塞解釋説,首先這是一個完全面向新市場伸展開的知識經濟網路,一種“提高全球競爭力外交”。這裡包括了發展援助、技術支援和直接干預。第二種政府武器是宣傳美國模式、宣傳它的價值、文化、生活方式,即約瑟夫奈所提出的“軟實力”概念。

  因此,20年來,各國外交活動追逐的目標是通過服務於自己的企業,捍衛自己的繁榮和就業。埃裏克德奈塞指出,這場戰鬥變得十分激烈,以至於“在歷史上,人們從沒有如此地在經濟問題上爭持不下,競爭也從沒有如此地激烈過”。每個國家的內部政治穩定和生活方式的保持都要取決於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準。如果説武器是多種多樣的,那麼經濟競爭力(通過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品質、掌握關鍵技術和制定標準)成為主要的武器。就這樣,如同《經濟外交的黃金時代》一書的合著者克洛德雷韋爾所説,一切都同經濟挂了鉤,以至於“大企業、投資基金和大銀行變得同國家一樣強大,把它們的標準和衍生産品強加給了世界,由此導致了國家和私營機構之間在全球治理問題上角色的混亂”。

  不過,在一個完全開放而又缺乏公平的遊戲規則的世界裏,生活水準的差異如此之大必然會導致出現一些失衡狀態。這些失衡狀態越積越多,最終會威脅到國家的獨立和世界的安全。我們的生活水準如此緊密地取決於中國的良好意願(同意或不同意資助我們的國家),這讓我們的公民難以承受。人們是否能避免經濟戰或遲或早最終演變為一場戰爭呢?

  準確地説,正是為了避免出現這一情況,人們兩年來試圖把多邊談判擴大到所有的議題上(振興計劃、國家銀行拯救、貨幣、環境、銀行整頓等),使盡可能多的國家參加到談判中來,尤其是在 G20內。如果大家認為這是國家試圖把逐步喪失的權利再收回來,那麼依照克洛德雷韋爾的説法,“這只是一廂情願,因為事情的進展並不在掌控之中。”

  在G20首爾峰會之前圍繞著“貨幣戰”風波出現了兩個集團:一個以美國為核心,另一個以中國為核心。這樣的一種態勢使人想起了過去某個時期的情形。簡言之,如果各國試圖掌控住局面,它們為保持政治的穩定就要被迫繼續服務於私人的利益。克洛德雷韋爾最後説:“我們正走向一個十分脆弱的新的平衡,即 ‘共同行動’的平衡。”這裡麵包括了合作、結盟和最殘酷的競爭。希拉裏克林頓把它稱為“巧實力”。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