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下一個世界工廠?

時間:2010-09-25 11:01   來源:新華網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1日發表題為“印度是下一個世界工廠?”文章,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隨便問一位北京計程車司機,困擾中國的問題是什麼?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嘆口氣答道:中國就是人太多了。

  但經濟學家們卻不同意這種觀點。而且,隨著中國人口總數達到拐點,這個世界工廠的勞動力市場將日益趨緊,中國勢必將面臨一個艱難的調整。

  面對這一轉變,中國的鄰邦印度希望自己能夠從中獲益。印度將在2025年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今後的14年,印度的新增勞動力數量每年都將增長。

  但考慮到該國欠發達、超負荷運轉的基礎設施,以及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年輕人,許多分析人士懷疑,印度是否真的有能力填補勞動力市場的缺口。

  新德里經濟研究機構“印地庫斯”的創始董事拉維什班達裏表示:“印度十有八九無法從中國勞動力增長減緩中受益,這不過是因為,印度還沒有為建立像中國那樣龐大的製造業做好準備。這裡的基礎設施有限、且過於昂貴,人力資本基礎也不夠雄厚。”

  到2016年左右,中國的勞動力總數將開始下降。中國目前已顯現出勞動力市場日益趨緊的徵兆。

  預計未來幾年裏,不斷上漲的工資將迫使製造商退出低附加值行業;另一方面,中國工人在加薪後將擴大消費,在推動國內經濟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摩根士丹利預計,到2020年,中國勞動力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重,將從目前的15%上升到至少30%,扭轉過去十年裏工資增長落後於經濟增長的趨勢。

  但一些經濟學家擔心,勞動力供應趨緊將導致經濟增長減速和通脹抬頭。蔣庭松估計,中國非熟練勞動力數量若減少5%,可能會造成GDP增速減少兩個百分點。

  一些印度人從中國的勞動力困局中看到了機會。

  聯合國估計,到2035年,印度人口將較2010年增長26%,從12億增至15億;同期勞動力數量將增長33%,達到近10億人。

  屆時,處在工作年齡段(15歲至59歲)的印度人將佔到該國總人口的65%左右,令該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勞動力市場。

  高盛表示,未來十年印度的勞動力數量將增加1.1億人,成為對全球勞動力數量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未來十年印度的GDP增速可能由此增加四個百分點。

  但令許多印度商界高管、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擔心的是,印度經濟是否能夠消化如此眾多渴望成功的工人——這些工人主要來自貧窮的鄉下,很少或根本沒有受過培訓。

  印度每年有近1300萬年輕人加入勞動力大軍,但該國的職業培訓體系每年只能培訓310萬人。許多印度年輕人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技能。

  班達裏表示:“我們沒有多少真正受過足夠多教育的人。我們的勞動力大多不適合從事中國人擅長的大規模製造業工作。”

編輯:于斯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