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專家:中國政府重視氣候變化 成就有目共睹

時間:2010-03-11 14:44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兩會召開之際,一些外國知名環境、氣候問題專家和友好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積極評價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認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他們一致表示,中國倡導的生態文明建設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增長速度,已經連續數年居全球首位,我看好中國發展綠色經濟的前景。”世界銀行前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斯特恩對中國發展綠色經濟充滿信心。他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正在採取實際行動應對氣候變化,並且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中國政府經過縝密考慮而採取的多方面應對氣候變化措施,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巨大貢獻。

  “中國在積極推進低碳經濟政策,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具體的事情。”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主管科研的副校長逯高清教授表示,中國近年來在環保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關注,空氣品質大大改善。這些成就都來自於中國良好的環境政策,以及對環保技術開發和利用的高度重視。中國把可持續發展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以綠色經濟為發展目標,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治理污染。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即將舉行的上海世博會都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環保事業的發展,也大大提升了中國企業和公民的環保意識。

  美國斯坦福大學前副校長托馬斯C海勒教授認為,在執行“十一五”規劃期間,中國已經開始尋求如何使經濟增長與保證環境品質相互促進。展望“十二五”規劃,中國將會繼續執行提高能源效率的措施和森林恢復政策,並帶動創新科技發展和低碳産品價格下降。中國已經表明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體現了由國家行為主導低碳經濟持續增長的思路。

  説起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給日本財團法人地球環境戰略研究機構北京事務所所長小柳秀明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今年2月中國環境保護部、國家統計局和農業部共同發佈的《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他説,即使在日本也沒有進行過這樣徹底的調查。這次全面調查的結果對今後中國環境保護政策將産生重要影響,將為制訂下一個環境保護計劃發揮重要作用。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中國能源項目主任馬克利文博士是著名的能源專家,也是美國能源部中美能源氣候變化合作方面的顧問,對中國發展清潔能源、建設生態文明的情況非常了解。他説,在節能降耗的政策制定和實施方面,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十一五”規劃確立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目標:5年內將單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在實施規劃的過程中,中國建立了提高能效的新機制,實施千家企業節能行動,重點加強年耗能萬噸標準煤以上的工業企業節能管理,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國實施的建築節能標準、汽車和家電行業能耗標準可以與發達國家相媲美。在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電池組製造等清潔能源供應方面,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很多方面全球領先。

  丹麥奧爾堡大學發展與規劃係教授、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能源》主編亨利克隆德明確表示,中國制定低碳能源戰略是明智的。應對氣候變化,世界需要中國。(記者于青、李景衛、王如君、韋冬澤、李鋒、辛本健)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