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能從英美金融改革中學到什麼?

時間:2009-07-21 10:39   來源:台灣網

  英、美兩國的金融改革白皮書,終於問世。臺灣《工商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英、美兩國對於如何預防金融風暴,怎樣亡羊補牢,理念一致。但是,改革的力道不足,實施的細節與時程未定,預期的效果不明,全世界難掩失望之情。

  社論摘錄如下,

  展讀白皮書,唯一興奮的族群,可能是華爾街與倫敦金融城的銀行客,因為英、美政府不打算限縮他們的業務自由。換言之,開啟于198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之門,非但不會關閉,而且金融創新活動還會繼續進行,儘管各種有毒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例如CDS、CDO、CDO平方、CDO立方等)都是“金融創新”的産物。唯一改變的是,這些原本在店頭交易,形色互異的衍生性商品,日後需要標準化而且必須建立一套清算機制,以利監督管理。但是,“日後”沒有準確的日期,“標準化”沒有具體的形制,“效果”只能在未定之天。

  英、美兩國白皮書的另一項共通點,就是對金融機構的資本適足率與流動性進行分級管理:舉凡什麼商品都敢賣的銀行、大到不能倒的銀行,以及倒了之後就會引起系統性風險的銀行,將來都要準備更多的資本和流動性資産,以免遇上金融風暴,就倒地不起。所以,巴塞爾協議將會大幅修訂。不過,新制何時起跑,分級的標準安在,全視英、美兩國國會立法而定。此外,新的資本適足率,仍得依賴財務工程學詳加計算。諷刺的是,財務工程創造了衍生性金融商品,衍生性商品掀起了海嘯,金融海嘯改變了銀行的資本適足率,而新的資本適足率又根據財務工程計算得來。難怪經濟會迴圈,金融危機過去後,總是會再來。

  英美也承諾對金融監理機構進行改革。美國的金管體系,美其名曰“多元化監理”,實則迭床架屋。美國總共有:5個銀行監理機構、1個證券、1個期貨監理委員會;而大小50余州的州政府則各有各的金管單位。大家迭在一起,權責劃分談何容易,所以金融機構樂得四處渾水摸魚。這回,終於有人提議,應該成立一個超級金管機關,一統事權。但是,裁並政府機構是天下一大難事,最後歐巴馬決定:關閉一個名叫OTS的銀行監理機關,新增一個名叫CEPA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並賦予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總體金融監理權”。

  總體金融監理是全球從這場金融海嘯中,所獲得的寶貴教訓。歐美國家察覺:金管機關對個別金融機構的監理,亦即“個體金融監理”,無法確保金融體系的穩定;一國若欲規避系統性風險,必須對金融業、整體産業,甚或國際經濟的連結進行風險評估和管理。准此,“總體金融監理”之需求應運而生。其中,歐盟成立了“歐洲系統性風險理事會”專司金融風暴之預警;美國的聯邦準備銀行則在既有的個體監理基礎上,增設總體金融監理權;英國的白皮書也宣告,將由財政部、金融服務管理局(FSA)以及英格蘭銀行合組“金融穩定委員會”,合議總體金融監理與穩定政策。此類改革固屬亡羊補牢之舉,卻蘊含寶貴的經驗和智慧,值得臺灣地區學習。

  臺灣地區在這一波金融海嘯中,直接承受的傷害輕微,間接因全球經濟衰退所蒙受的損失嚴重。所以,金融改革的重點不在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管理,不在銀行資本適足率的強化,而在總體金融監理制度的建立上。臺灣或可仿傚歐盟成立一個“系統性風險委員會”,職司預警;抑或學習英國的“金融穩定委員會”,由“財政部”、“經濟部”、“經建會”、“金管會”與“中央銀行”合組委員會,常年監視經濟與金融的島內外情勢變化,適時提供預警,積極研擬政策,共同對付現在與未來的國際級金融風險和經濟危機。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王賽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