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臺灣問題最終將退出中美關係的議程

時間:2007-10-25 09:12   來源:台灣網

  最新一期美國《福布斯》雜誌發表評論文章説,中共第17次黨代會顯示,北京今年的臺灣政策是不成問題的問題。

  對臺灣政策的溫和並不是説中國領導人跳過了臺灣問題,明白經濟比國家主權更重要。儘管大陸的商界領袖情願關注經濟增長,但中國領導人的目光仍然沒有從臺灣移開。臺灣是中華民族最首要的象徵。此外大陸有重大安全利益繫於臺灣。

  文章説,鋻於陳水扁的一系列挑釁,大陸的克制更令人注目。陳水扁不僅激怒中國大陸,還惹怒布希政府。儘管美國與臺灣進行安全合作,並支援臺灣民主,但美國國務院官員公開批評陳水扁的倡議,白宮不再敦促大陸和陳水扁談判,而是鼓勵大陸尋求與陳水扁的繼任者合作。白宮還讚揚大陸對陳水扁挑釁的溫和回應。

  在過去一年,包括黨代會前的幾週,中國大陸表現得相當克制。它的宣傳沒有完全把注意力轉向臺灣,而且中國軍隊滿足於執行常規的年度軍演。在演講中,胡錦濤提出與臺灣和談。

  大陸政治的這些新發展顯示北京決策日趨複雜,而且大陸領導人意識到短期的臺灣挑釁只是長期穩定的前奏,而且北京等待臺灣的政治變革比採用只會有利於陳水扁以及破壞中國和美國及其他國家合作的政策要好。

  文章認為,在臺灣問題上,陳水扁是一個孤立的、不受歡迎的政客。臺灣選民認為陳水扁推動“臺獨”是出於意識形態和民族主義,而不是關注臺灣的經濟和戰略福祉。陳水扁的任期行將結束,臺灣正處於“總統”大選前期。臺灣的兩名“總統”候選人都強調經濟發展和兩岸穩定,而不是改變“臺灣”名字或推動臺灣“入聯”等象徵性的姿態。在2008年3月的選舉之後,無論哪位候選人獲勝,一個溫和的領導人將引導臺灣的大陸政策強調穩定和經濟發展,而不是“獨立”。

  由於大陸的崛起限制了臺灣的選項,臺灣的選民在變得更溫和。經濟發展把臺灣拉進中國市場。大陸是臺灣最大的出口市場,是臺灣投資的最大接收者。臺灣無法承受疏遠其經濟繁榮的主要源泉的代價。臺灣也不能冒著高風險宣佈“獨立”。

  文章指出,美國再也不能防衛臺灣。它不能幫助臺灣對付大陸報復性的經濟制裁。大陸的崛起迫使臺灣在和它打交道時要小心。這種趨勢的主要離群者就是臺灣的跛腳鴨“總統”陳水扁。

  令人欣慰的是,北京的領導人理解耐心和自製將令臺灣自動改變方向,並制定反映這種理解的對臺灣政策。如果能抗拒加劇緊張局勢的誘惑(這只會削弱臺灣的溫和勢力),時代最終站在大陸這邊。

  文章最後説,臺灣的挑釁並沒有孕育出民族主義的好戰性。這是最喜人的發展。它顯示中國政治制度的克制,胡錦濤領導下的政治穩定,以及最重要的是,臺灣問題有望最終退出大陸政治和中美關係的議程。 

 

 

編輯:張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