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希政府對華政策走向(2)

時間:2001-04-11 09:52   來源:
  中國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彭光謙認為:目前美國政府奉行的以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為基礎,以一個中國原則為核心的對臺政策,包括對臺"三不"政策,是由美國國家利益決定的,是美國兩黨歷屆政府認可而且行之有效的政策,任何人要改變這個政策或從這個政策上往後退,都將導致中美關係政治基礎的動搖並嚴重影響國際戰略格局,美國也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因此,作為理智的政治家,未來的美國新政府的對臺政策不應該推翻這個根本的政治框架。然而,也應該看到,在某些具體問題上和某些政治氣候下,美國的對臺政策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局部的動搖,對此人們不妨拭目以待。
  小布希的對臺政策將審慎對待。影響中美關係發展的癥結是臺灣問題。由於小布希在臺灣問題上強調臺灣問題必須和平解決、堅持《與臺灣關係法》、支援《臺灣安全加強法案》、保證信守對臺灣的承諾,提出美國必須協防臺灣、要把臺灣納入戰區導彈防禦體系、臺灣是美國的盟友等,因此在他執政初期可能更偏袒臺灣,對"防衛"臺灣可能提供較為明確的承諾,繼續售臺武器,在《臺灣安全加強法》方面伺機而動,並在建立導彈防禦體系方面有所動作。但這必然損害中美關係,一旦中美關係受到較大的損害,也必然導致美國利益同樣受損,到時小布希就必須調整對華政策,重新回到中美合作的軌道上來。小布希在臺灣問題上仍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希望保持兩岸關係的平衡,防止臺海爆發戰爭,鼓勵兩岸進行談判併為此創造良好氣氛,強調臺灣問題"和平解決",並"為兩岸人民所接受",繼續反對臺灣單方面宣佈獨立,以致把美國拖進去。
  曾令人擔憂的《加強臺灣安全法案》最終得以通過的可能性不大,小布希不能不考慮中國政府的立場;而新一屆國會雖仍是共和黨控制參眾兩院,但優勢更小,黨內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援這項法案。美方也許更願意把它作為所謂"達摩克利斯劍"懸在那裏,以牽制海峽兩岸的行動。

              對華政策與多邊關係

  小布希在外交政策上強調增強美國綜合國力,加強軍事實力,特別是主張增加國防開支,進一步擴大軍事技術優勢,加快建立國家和地區導彈防禦系統(NMD和TMD)等政策,在實行中難免與其他大國發生矛盾。因此,如何處理與歐洲、俄羅斯、中國等大國關係,將是小布希面臨的一大難題。一方面,固有的超級大國心態支配的對外政策,總會有與世界和平與發展總趨勢矛盾、衝突之時,克林頓執政後期圍繞上述問題已與各大國展開了激烈的衝突。另一方面,按照布希"將傳統實力和理想觀念與當今全球一體化形勢相結合"、"重新確定美國外交安全目標的輕重緩急和優先次序"的思維,小布希也會不斷調整其外交政策和工作重點,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調整之後,才有可能推行較為成熟的對外政策,而調整期內的反覆也是難免的,有時仍會給世界和平與發展帶來一定的麻煩。對此,世人都應有一定的思想準備。
  就區域重點來看,對美國的歐洲與亞太戰略如何擺平,將是對新總統未來外交政策的嚴峻考驗,從現有資料來分析,小布希外交戰略進一步轉向亞太之勢會更加明顯。小布希及其外交顧問認為,亞太地區對美國利益的重要性比歐洲大,美國經濟的未來在亞太而不是歐洲,亞洲的印巴之爭、朝鮮半島與臺灣海峽仍是三大地區熱點,亞洲另一端的波斯灣作為全球儲藏石油最多的地區,仍是美國外交的重點。
  在布希外交班子看來,中美安全利益上的衝突以及中國對美國構成"問題"之所在,都具體體現在東亞、南亞及東南亞等地區。因而,小布希對日、韓等中國周邊的政策調整都會與中國的"接觸"有關。他將重新加強和鞏固美國在冷戰時期與東南亞各國建立的軍事聯盟關係,繼續其冷戰結束後一直謀求的"重返東南亞"歷程,並企圖通過改造東盟地區論壇來"融合、制約中國"。由於小布希傾向於把俄羅斯也視為美國潛在的威脅,因而也要將克林頓確定的俄美"戰略夥伴關係"改為"戰略競爭關係",未來一個時期美俄關係的改善將遇到阻力,當然也不會再次走向全球範圍內的公開對抗,而是合作與競爭兩大因素繼續並存,美國在國際事務中也試圖繞開俄羅斯,謀求在沒有俄參加的情況下解決地區問題。
  共和黨總統慣以結盟為外交主軸,強調依靠盟國合作。在這一政策理念下,就外交策略上講,美國在布希主政下對亞太地區政策將以日、韓等盟邦為重。美國新的亞洲政策將把中美關係放在美與印度、俄羅斯、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等國的政策範圍來審視,美與東亞盟友的政策可能先於對華政策而出臺。
  種種跡象表明,美在謀求以美日同盟為基礎由美主導的地區安全機制。美將不僅重視在亞洲達成雙邊軍事協議,而且更重視發展亞洲多邊安全合作,將把各種雙邊安全關係串聯起來,重視東盟地區論壇的軍事合作成分。這些政策的推行,將對大國關係及地區力量平衡産生重大影響。
  在地區戰略方面,與克林頓相比,布希更加注重加強與傳統盟國的軍事關係,更加注重歐洲、亞太和波斯灣地區。在競選期間,布希多次強調,要加強傳統的"大西洋聯盟",通過對北約的領導,同歐洲諸強建立強大的夥伴關係,以實力阻止俄羅斯在車臣的軍事行動,促進俄羅斯新一代領導人盡可能多地削減核武器和進行徹底的改革,建立"民主、法制和文明的社會"。
  在亞太地區,布希主張首先加強美日同盟,進一步發揮日本的作用,把日本作為"亞洲和平、穩定、安全和繁榮的重要基石"。其次,重點加強與韓、泰、澳等盟友的傳統關係,以此作為地區安全的重要戰略依託。第三,布希主張進一步發展與新加坡、印尼、紐西蘭等"老朋友"的軍事關係,建立牢固的地區安全網路。
  美國和日本本來就屬政治軍事同盟關係,兩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更是遠遠超出了同其他任何一國的依存度。依現在中美雙方在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準、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美日關係比中美關係更加緊密本來是很自然的。當然,日本和中國作為兩個變數,都是影響三邊關係走向的重要因素。
  在中美關係上,預料他仍然和過往的許多美國總統一樣,一手硬,一手軟,政治姿態硬,經濟手段軟。尤其是,共和黨的最大支援者,是把持著跨國企業的美國各大財團,隨著中國明年加入世貿、進一步開放市場,極重經貿利益的布希政府必然不會收緊對華經貿政策,而要協助美商打入中國市場。
  中國的首要目標,亦非與美國爭雄,而是希望確保一個長期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經濟。因此,中國亦會儘量避免在政治上與美國糾纏。既然中美兩國目前的意願都是和為貴,中美及兩岸關係在未來一兩年內,應可望平和地發展。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