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本能” 多些養成

時間:2011-10-28 11:06   來源:人民日報

  看過一部紀錄片《遷徙的鳥》,一群大雁在寥廓天地間飛翔,迢迢征途,漫漫風雪,都無以讓執著的雁陣有所動搖和懈怠。本能的力量是如此之大,竟能支撐著貌似孱弱的鳥兒耐得饑寒疲憊、穿越高川瀚洋,著實令人感喟和深思。

  在本能的驅使下,雁雀尚猶如此,人呢?人當然也會受生物本能作用。不同的是,人類卻可以通過理智來分辨和駕馭本能,而不是任其氾濫、被其主宰、受其支配。積極的本能催人奮發,消極的本能使人頹廢。對於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來説,更應對人性中的弱點抱一份自覺的省察,時刻不忘告誡自己克斂篤慎,少些“本能”,多些養成。

  少些貪圖享樂的“本能”,多些操守自重的養成。“食色,性也”,“人們所奮鬥的一切,都同它們的利益有關”,正是基於對人之“逐利”和“食色”本能的清醒認識,才更有必要心弦緊繃,對浮名、金錢和美色,保持足夠的警惕和必要的距離。欲海搏舟而不傾覆固然令人欽佩,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經不起誘惑,不妨離得遠一點,或為上策。

  少些死不認錯的“本能”,多些知恥後改的養成。心理學家認為,人犯有過錯後大都有自我保護不願認錯的本能。近年來一些公共事件,所以激起公憤、引爆眾怒,當事者“醉死不認這壺酒錢”的態度,無疑是重要誘因。“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羞恥是一種“內向的憤怒”,更是一種自新的力量。正確面對、勇於承認並積極糾改錯誤,也許會暫時丟一點“面子”,但贏得的是更加珍貴的公信和人心。

  少些畏難發愁的“本能”,多些勇於擔當的養成。趨利避害是動物的本能,但天生不適用於黨員幹部。黨的性質和使命,公職人員的身份和職責,決定了每一名黨員幹部的坐標都應是中流砥柱。“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哪個碼頭,那麼任何風都不會是順風”,勇於擔當,首要和關鍵的是堅定信念、建樹信仰,明確為之奮鬥的目標,定準前進的方向,増注知難而進的動力。

  少些慵懶懈怠的“本能”,多些砥礪奮進的養成。有的領導幹部,起初尚能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然而一旦做出一些業績、晉陞到一定職位,就不由自主地生出“船到碼頭車到站”的念頭,進而“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放任自己躺在“功勞簿”上睡眼惺忪,不思進取,泯然“眾人”,做起了庸官懶官太平官。治庸治懶,須經常的教育和提醒,靠嚴明的制度和獎懲,更要付諸自覺的激勵和養成。

  少些高高在上的“本能”,多些視民如傷的養成。有的黨員幹部,嘴上不離為民服務、人民公僕,潛意識裏卻“八抬大轎”、作威作福。這種骨子裏的官老爺意識、縣太爺習氣,一天不除,宗旨意識、公僕精神就難以立起來。于理性上敬畏人民、尊重公眾,在方法上依靠人民、發動群眾,從感情上貼近人民、體恤百姓,惟有如此加倍養成,為人民服務才能由宗旨成為“本能”。

  期待有一天,堅持不懈的“養成”化為了每一名黨員幹部的“本能”,那麼,我們必將以更加整齊有力的“雁陣”,穿越種種艱難險阻,擁抱更為高遠壯闊的天地。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