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原本是較為便捷的出行方式,然而近年來,打車難卻一直困擾著許多市民特別是上班族,下雨天打車難,早晚高峰打車難,節假日打車難,車站、機場打車更是難上加難。一車難求現象不僅僅發生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在很多城市都同樣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開展“提升出租汽車服務品質集中整治行動”,要求各出租汽車企業加強管理,引導駕駛員在節假日、惡劣天氣保持良好車況,保持95%以上的出車率,還公佈了相應的處罰措施。然而,光靠“整治行動”,僅僅是治標,卻難以治本。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公共治理從來都不缺“命令”和“罰單”,缺的是針對性、可行性與執行力。
打車難在很多城市並非是計程車供不應求,而是計程車服務品質出現了問題,由此看來,把板子打在計程車公司和計程車司機身上似乎合情合理。然而,從計程車司機的角度看,物價上漲、油價高企,不少公司還上調“份子錢”,司機收入大打折扣,而下雨天、早晚高峰、節假日等,正是交通擁堵最為嚴重的時候……凡此種種,使計程車司機的運營面臨幾乎無利可圖的困境,其工作積極性難以調動。因此,僅靠行政手段強求、威懾並不能根治打車難頑疾。
要解決打車難,必須標本兼治。既要改善計程車運營的管理,又要完善城市配套功能。計程車從根本上來講是一項公共服務,這就需要政府、市場雙管齊下,在發揮政府作用的同時,也要發揮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推動計程車運營模式的改革。要完善計程車管理中的激勵機制、監督機制,激發、調動計程車司機的工作熱情,規範他們的運營行為。此外,城市交通擁堵、下水道排水不暢等城市管理問題也要設法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