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證程式透明比拒絕公務員代表更重要

時間:2011-08-25 13:40   來源:人民網

  聽證會怎麼避免“走過場”?近日,廣州市出臺了《廣州市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實行辦法》(簡稱《辦法》),規定從公開報名人群中選取的聽證代表不得少於總人數的2/3,且公務員不得被選為聽證代表。(8月25日《新快報》)

  聽證制度的實施,本是為了規範政府決策行為,提高行政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和透明度。但是聽證制度特別是價格聽證在實施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聽證代表構成不合理,聽證程式不透明,聽證“專業戶”充斥其中,有的聽證會成了經營者與價格聽證主持者自説自話的“秀場”,而廣大利益攸關的消費者被排除在決策之外,消費者代表力量過於單薄,根本沒有能力與經營者展開公平博弈。導致不少聽證會成了名副其實的“漲價會”。以至於有的地方發出聽證邀約卻無人報名的尷尬局面。

  廣州市規定從公開報名人群中選取的聽證代表不得少於總人數的2/3,且公務員不得被選為聽證代表。雖説公務員也食人間煙火,他們有權表達利益訴求。但是公務員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值得商榷,公務員不當聽證代表體現了權力避嫌的姿態。筆者期待,聽證各方在聽證平臺內公平博弈,最大限度體現公平正義。

  但是,要保證聽證制度不變形走樣,除了規定公務員不當聽證代表以外,還要規範聽證代表的遴選機制,防止有的“偽代表”拿舉辦方的好處,或者被舉辦方洗腦,一味迎合舉辦方的意圖,把屁股坐到民眾者的對立面。雖然我不敢説所有的聽證會都是走過場,都充斥著“聽證專業戶”,但是聽證會以走過場居多,價格聽證會絕大部分是“漲價會”就是佐證。由於主管部門、經營者與一些不接地氣的精英佔據了聽證會的大部分名額,即便有消費者提出了反對意見,少數消費者的力量也阻止不了“逢聽必漲”的現實。還有的地方不尊重聽證結果,比如某地地鐵票價聽證以後,政府最終卻選擇了最貴的漲價方案。

  除了規範聽證代表産生方式以外,聽證程式細節必須完全公開透明。比如,調動媒體的力量參與聽證監督,把聽證程式通過政府網站、電視直播、微博直播等形式對社會公開,讓聽證各方在一個公開公平的環境下襬事實、講道理。防止有人單方面左右聽證程式與結果。

  總之,聽證事關國計民生與千家萬戶的利益。無論從聽證代表的構成比例,代表産生方式,聽證主導權與聽證程式透明性、聽證結果等方面都應該體現公平公正。筆者期待聽證新規成為社會公正的示範,避免聽證會成為利益“秀場”。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