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60多個國家”倒逼地方公開“三公”

時間:2011-08-03 14:12   來源:中國青年報

  近日,四川省宜賓市常務副市長徐進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自稱“去過60多個國家”,引發網友圍觀。有網友表示,去過60多個國家,這錢都是誰出的?刊發該報道的宜賓新聞網已經將“去過60多個國家”這句話刪掉了。(人民網8月2日)

  顯然,這又是一句官員無意間説漏嘴而洩露出的“大實話”。所以説它是“大實話”,當然並非憑空臆測,而是基於大量客觀現實做出的判斷。比如,近年來各地頻繁曝出的許多情節十分荒誕的“出國門”事件便是十分直觀的證據——2007年安徽曝出的副檢察長率隊出國旅遊因持偽造邀請函被拒入境的國際醜聞;2008年被網友曝光的江西新餘、浙江省溫州“公務出國考察門”;2009年廣州海事法院院長羅國華率團豪華出國遊、每人平均花費8萬多元……

  正是基於這種官員頻繁公款出國考察的現實,四川省曾專門出臺過一項規定,“領導幹部參加境外培訓,一年不得超過一次”。即便按照這樣的規定,官居宜賓市常務副市長的徐進“去過60多個國家”也不足為奇——假設一次“出國培訓”只週游6個國家,10年便能輕鬆實現“去過60多個國家”。

  這表明,要避免副市長“去過60多個國家”現象的出現,關鍵還在於,必須控制制約幹部官員出國的公款經費。而要做到這一點的一個首要前提顯然又是,包括公款出國在內的“三公”經費,必須徹底、清晰、完整、充分地公開。

  最近一段時間,伴隨著八十多個中央部門“三公”經費的陸續公開,“三公”公開一直是媒體輿論關注的熱點話題。但熱鬧之下,此輪“三公”公開的缺陷也日益凸顯。這其中,除了“數據過於粗略、缺乏足夠清晰的能見度”,“僅僅公開了‘財政撥款’內的數據,‘三公’公開並不完整”之外,一大關鍵性缺陷正是,到目前為止,只有中央部門的“三公”集中公開,各級地方政府還沒有廣泛參與進來。

  而副市長“去過60多個國家”的現實,顯然再次給我們提了一個醒,地方政府包括公款出國在內的“三公”公開,也非常迫切和重要、刻不容緩——從一定程度上看,後者其實甚至比前者更為關鍵、緊迫。首先,在我國政府的全部財政開支中,各級地方所佔的比重實際上比中央政府更大,相應的,其中的“三公”經費的規模無疑也會更大。

  而從收入角度看,囿于目前的財稅體制下,地方政府在正規財政預算之外的各種“預算外”收入(如各種行政收費、罰款)也更為龐雜。經驗表明,這些常常游離于“預算外”的政府收入,往往正是“三公”開支的重要源頭。審計署8月1日發佈的報告顯示,“2010年地方各級審計機關共查出違規問題金額3280.5億元、損失浪費問題金額427.6億元……”在如此總計近4000億的地方違規、浪費資金中,“三公”開支顯然不會少,其中,對副市長“去過60多個國家”的貢獻恐怕同樣也不會少。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