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的實踐與理論貢獻

時間:2011-07-18 15:32   來源:解放日報

  從1978年算起,我國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33個年頭。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黨領導的改革開放,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結構和面貌,深刻地改變了中國十幾億人民的生産、生活、思想觀念以及行為方式,甚至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進程和發展趨勢。歷史證明,改革是推動社會主義社會發展和完善的基本途徑,是推動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不改革,社會主義新中國就沒有出路。

  從“以俄為師”到“以蘇為鑒”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由於我們黨長期搞軍事鬥爭,搞革命鬥爭,在軍事上有一套,但在社會主義建設上卻經驗不多。1946年,毛澤東同志撤離延安時曾對記者説,估計國共內戰有三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用五年左右的時間打敗國民黨,解放全中國。第二種可能是被國民黨打散了,如果那樣,他將重新組織隊伍,上山打遊擊。第三種可能是被國民黨消滅了,即使如此,他相信,我們的後人,還會重新組織起來,繼續與國民黨鬥爭。結果,我們黨只用了三年時間,就取得了勝利,就奪取了政權。歷史這麼快就把黨推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前臺,我們黨沒想到,也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充足的理論準備,更沒有經驗。

  但是,中國共産黨是一個善於獨立思考、善於將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黨。第一個五年計劃還沒完時,毛澤東同志就發現蘇聯模式不適合中國國情,存在嚴重弊端,在中國有點“水土不服”。因此,他鮮明地提出,要從“以俄為師”轉到“以蘇為鑒”。這是個重大的轉變,是從照搬蘇聯模式到研究蘇聯經驗,從中國國情出發走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再轉變為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最後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環節之一。後來,鄧小平同志進一步提出了“三步走”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構想。

  改革開放前,我國整體發展水準和人民生活水準低下,大多數發展和生活指標排在世界國家和地區170位以外,處於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等組織劃定的貧困線之下。如果用一個字概括當時的民生,那就是 “窮”,而且是普遍貧窮。1978年3月10日,鄧小平同志在出席一次會議時,感慨地説:“什麼叫社會主義?它比資本主義好在哪?每個人平均六百幾十斤糧食,好多人飯都不夠吃,28年只搞了2300萬噸鋼,能叫社會主義優越性嗎?幹社會主義要有具體體現,生産要真正發展起來,相應的全國人民的生活水準能夠逐步提高,這才能表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1978年9月,鄧小平同志又強調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根本表現,就是能夠允許社會生産力以舊社會所沒有的速度發展,使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政策不行。正是基於這樣一種考慮,1978年12月,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決定立即實行改革開放,集中精力發展生産力,把發展經濟和改善人民生活作為全黨全國工作的中心任務,使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以改革開放為鮮明特點的新時期。

  可見,我們黨實施改革開放的直接動因,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照抄照搬來的蘇聯模式不符合中國國情,要從中國國情出發,走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深一層的動因,是貧窮,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生産力,國家和民族就難以擺脫貧困,更談不上國家和民族的崛起。而更深層的原因,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要求。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