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決定再審“李昌奎”案。雲南高院認為再審理由是:原審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王廷禮、陳禮金不服,向本院提出申訴。雲南省人民檢察院向本院提出檢察建議,認為本院對原審被告人李昌奎的量刑偏輕,應當予以再審。
雲南高院認為,應當再審的依據是《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三項和第二百零五條,而這兩處規定分別是,“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和“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這意味著,“李昌奎”案經過雲南高院審判委員會的討論,認定原判決在適用法律上有錯誤。就在幾天前,雲南高院的副院長田成有還對媒體宣稱,“李昌奎”案件高院判決程式合法,不存在徇私舞弊,以及不能以一種公眾狂歡式的方法來判處一個人死刑,這是對法律的玷污,這個案子10年後會是一個標桿。一個立志要成為10年後標桿的案件,其標桿效應都沒存續10天,這是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不管怎麼説,“李昌奎”案已經進入再審程式,這也意味著立志要把“李昌奎”案做成標桿的雲南高院,又有了一次真正把“李昌奎”案件做成未來標桿的機會。在此,我願意不揣淺陋,為雲南高院提兩條建設性意見。
第一條建議是,對案件進行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這一條其實不難理解,而且也是法律和司法政策的明確要求。可惜的是,在雲南法院網我們並不能查詢到“李昌奎”案的二審判決書原文,只能通過搜索查到相關人士傳到網上的判決書圖片一睹判決書的“芳容”。裁判文書的公開尚且如此,其他資訊的公開可想而知。我們知道,公開是滿足公眾知情權的最好方式。對於這樣一起廣受關注的案件,是否可以考慮對再審過程進行直播?畢竟,要做成一個具有標桿意義的案件,如果連接受監督的勇氣都沒有,其他的一切更是奢望。
第二條建議是,判決書要做到説理詳盡。我們經常説,司法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並不是因為司法裁判一經正式確認和發佈就具有最終的約束力,畢竟立法權、行政權同樣有強制約束力,但它們從來沒有被稱為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這恰恰是由於,司法的權威不是來自強制力,而是來自它的説理性。
也就是説,司法裁判所有的力量來源都在於它一個説理的過程,無論是訴辯雙方的針鋒相對,還是司法者最終的定紛止爭,靠的都是證據詳實、邏輯嚴密、論證充分的説理過程。
説到底,司法的公信力一靠公開,二靠説理。前者使得暗箱操作沒有生存的空間,後者為公眾提供了一種認可司法裁判的依據,使得司法能夠擔當起社會正義最後一道防線。如果雲南高院想通過“李昌奎”案樹立起來自己的權威,不妨從這些司法應當遵循的普遍規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