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標車怎麼就“不值得監督”
時間:2011-06-17 14:04 來源:錢江晚報
陜西省旬陽縣國土資源局可謂新聞不斷。前些日因為組織職工外出旅遊、土地問題被媒體炒得沸沸颺颺,尚未平息,又在中央紀委嚴查公務車輛超標的關鍵時候,曝出違規購置超標車的新聞。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對採訪,旬陽縣國土資源局趙局長非但未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反而説這些問題“不值得媒體監督”。(6月16日《華商報》)
越是冠冕堂皇的違規行為,越有集群性與多發性。旬陽縣國土資源局“緋聞”纏身,卻以“不值得媒體監督”的淡定悄然化解了公眾的焦慮,可見媒體監督與群眾監督在某些領域力道幾何。旬陽縣國土資源局作為陜南山區貧困縣的一個科級單位,按規定究竟該配備多少輛公務用車?購置的中冀斯巴魯越野車是否超標?先購置車輛然後在採購中心再辦理手續是什麼行為?這些購車資金來源何處?……凡此種種,皆成懸疑。
局長説超標車“不值得監督”,這話似乎也不是沒有道理:一者,相關部門組織職工外出旅遊、土地問題等此起彼伏,相較而言,幾輛超標車也許就是“小巫見大巫”了,這話可以看做是對媒體監督的一個信號——還有更勁爆的“內容”值得關注;二者,既然土地、旅遊、車等都能出問題,説明違規的“土壤”何其深厚,又或者説明這不是一個人、一個部門的問題,所謂法不責眾,如果個個都是繩子上的螞蚱,監督再淩厲,也進不了人家的銅墻鐵壁。
2010年有句網路流行語,“關注改變中國”。所謂關注的力量,就是監督的力量,但監督要有力,必須借助體質技巧發力,而不是借助口水使蠻力。遺憾的是,眼下的監督格局基本上還得依賴“眼球效應”,看的人多、説的人多,於是“上級”才開始高度重視,於是批復批文下來,涉事官員才開始乖乖回應,或道歉、或涕淚縱橫,忽然“立地成佛”——在這一套司空見慣的“程式”中,處處充滿巧合:若公眾關注力恰巧停在別處、又或者“上級”對監督早有了充耳不聞的免疫力,喇叭再響、冤屈再大,也只是一齣肥皂劇。
正因如此,矯正公平的力量只能以“搏出位”的姿勢艱難而行。只因在體制內,早已喪失了公平博弈的可能。(鄧海建)
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