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裝GPS”不是遏制公車私用的良藥

時間:2011-05-26 11:07   來源:紅網

  廣州1萬輛公務車將在8月底前全部安裝GPS,所需費用為1658.89萬,平均每輛車約1659元。廣州市紀委副書記嚴翠芳表示,這筆費用不用從財政另外支出,而是從各級部門用車費用中劃撥出來。該GPS系統可以詳細記錄公車行駛的軌道路線,一旦發現有私用現象,就能立即讓車停火。(5月25日《新快報》)

  這些年,公車治理是一大難題,相關改革長期遲滯不前,不斷挑戰著民意忍耐底線,也催生出種種臨時性治理方案。在這樣一個高科技時代,技術無所不能,也讓很多過去很頭疼的問題找到了解決之道。在這樣的情況下,“公車全裝GPS”可謂是應運而生。但是,它真的能成為公車治理的一劑良藥嗎?

  從技術上看,安裝GPS的確有助於查證公車是不是在“幹私活”,對公車使用者來説,這將會産生一定的震懾作用。但是,我們又必須承認,對技術的過度迷信,也很容易掉進“陷阱誤區”,造成財力物力人力的極大耗費,最終無法成為治本之道。

  儘管廣州官方表示,全裝GPS的鉅額費用,不用從財政另外支出,而是從各級部門用車費用中劃撥出來。但這並不意味著費用就不是來自於公共財政,就不是納稅人的錢。況且,就算“財政不用另外出錢”,本身也並不能標注政府公共管理的正當性。要知道,政府部門預算的財政,每一筆都應該用在刀刃上,來為民生利益服務。現在臨時性從原來費用上扣出如此巨大資金,這豈不恰恰也説明,相關預算有一定隨意性,甚至在制度層面已經為很多不合理的“公車消費”埋單了呢?

  事實上,GPS監管公車的費用,也絕不僅僅體現在安裝費上。為了配合這種技術管理,政府部門還必須建立起相關配套體系與管理系統,比如,廣州市紀委與廣州信息辦進行了合作,合建一個類似廣州市交通指揮中心這樣的監控體系,各單位、各部門也都要建這樣的系統,實行分層管理。不難想像,這些都勢必增加公共財政成本,最終還是要納稅人掏腰包。

  當然,如果這一切的成本支付,最終能夠完成公車治理的徹底轉身,遏制住公車私用的命脈,也還情有可原。問題是,技術的東西,説到底,還是工具與手段。從公共管理的角度來看,顯然不能完全寄望于技術管理,更多的還在於通過正義程式,來實現對權力的約束。舉一個最簡單例子,就是反腐敗問題。一個早就被普遍認同的觀點是,反腐敗不缺技術與能力,更多是缺決心。同樣,在公車治理的問題上,也從來不是因為缺少發現公車私用的技術,而是缺乏對公車私用的權力進行有效約束。

  不妨再説得具象點,就算公車全裝GPS了,但對相關係統的監管,還是掌握在權力手中呀。GPS能夠記錄公車私用的路線,但如果權力不受約束,他們只要伸出手輕輕一點,恐怕就會徹底抹去那些記錄了。事實上,這些年,行政單方主導的公車改革陷於“雙手互搏”的困境早已顯而易見,現在,公車全裝GPS也顯然治標不治本,輕易就會掉進“技術陷阱”,最後是花了納粹人的錢,給公車多搞了個時髦玩意兒。

  公車治理本身涉及到一次重大的利益調整,它是民意與權力的利益博弈,最終落點,必須指歸於公車為公共利益服務。長期以來,公車改革長期圍繞“平衡、折中、餘地”進行打轉,也都是因為利益之手的攪動。現在,簡單地把公車治理寄望于技術手段上,寄望安裝GPS來成為打開治理困難的鑰匙,效果實在難以令人期待。説到底,公車改革要想實現公平與公正,還是要看民意能不能真正催生應有的制度秩序,來讓相關權力真正在民主與法治的軌道上運作,從而斬斷他們伸向公共利益之手。(單士兵)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