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土地的自由流轉破解拆遷困局

時間:2011-05-17 16:24   來源:中國網

  國土資源部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嚴格規範徵地拆遷管理,堅決防範查處強徵強拆行為,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自然,與因拆遷導致的惡性事件在近期頻發有關。(5月16日 《新京報》)

  不能再回避我們所面臨的最嚴重問題了,即因拆遷而矛盾激化是否為制度本身不合理的必然結果?不實施根本性質的制度改革,一應技術手段皆無效,矛盾將更趨激化。

  現行土地制度之核心,在於高強度的行政管治。據説,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耕地,利用好土地資源。但是否為了利用好土地資源而實行土地管治是一碼事,土地管治是否能實現利用好土地資源的目的是另一碼事,實際上,對於土地的高強度的行政管治導致了:

  必然以強拆為本。“從某種程度上説,沒有強拆就沒有中國的城市化,沒有城市化就沒有一個個‘嶄新的中國’,是不是因此可以説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江西省一位官員的話,很難聽,卻是對現狀的真實概括。即在多數國家,城市化為自然過程,而在中國,城市化卻是行政過程,規定在哪個具體地塊實現城市化,就只能在這個地塊上城市化,徵用之,拆遷原有建築,不從則強拆,只能強拆,必須強拆。

  必然致群體間矛盾激化。一個現實,其實被有意忽略了——儘管初衷良善,即一般民眾討厭拆遷嗎?實際上,就現實生活經驗言,相當部分民眾確實盼拆遷,被拆遷將得到相對較高的補償。既如此,矛盾為什麼還必然激化呢?因為土地管治、定點發展對拆遷一方是強買資格,必然導致掠奪,而對另一方是強賣資格,必然導致漫天要價,越來越有勒索之嫌,雙方針尖對麥芒,矛盾就激化了。

  必然成本高昂。在強力干預之下,拆遷方與被拆遷方之間,越來越在提高社會運作成本、犧牲公眾利益基礎上達成妥協:被拆遷方因拆遷補償越來越高而得利,竟常常有拆出來的億萬富翁出現;拆遷方因土地管治愈厲,奇貨可居,得房價不斷飆升的利。最苦是為拆遷者不可得,為被拆遷者亦不可得的普通公眾,被轉嫁承擔所有成本,將終身為房奴。

  必然導致程度最嚴重的浪費。已為眾人見,商住上是處處“黑燈”,于工業用地上則從來是圈起地等投資到府,等不來就荒著。實際上,現行土地制度不僅不真正為“世界上最嚴格的土地保護制度”,更實際為世界上最奢侈的土地浪費制度。原因所在,在於行政管治前提下,土地成了無主財産,賣地錢全歸政府支配,且不納入預算,肯定“崽賣爺田不心疼”。

  凡此種種惡果,只要土地的高強度的行政管治制度尚存,便將不斷惡化。唯一的破解之道,在於明晰産權,實現自由流轉。

  明晰産權者,如果不能實現土地産權私有,至少應明確永租權,明確至個人。在此基礎上,廢除行政管治,實行市場調節。非是萬不得己,非經嚴謹、嚴密之程式審核認定為公益所必須,不實行強拆。並以物業稅實現對市場行為的引導。如是,通過增加持有成本,可以避免惡意炒作,真正利用好土地資源;通過自由交易,既避免強買,也避免強賣,能最大限度地緩和群體矛盾之外,更是還給了所有地區平等發展的機會,避免了人口畸型猬集,緩和了供需矛盾,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社會運作成本,並顯然能在此環節上最大限度地杜絕腐敗。

  便是不能立刻就全方位地明晰産權,實現自由流轉,至少,可以選擇一省、一市乃至幾個縣為試點,視試點效果決定後續之措施。“計劃生育”為基本國策,尚留下數縣為有限度放開生育的試點,何況土地管理呢。(許斌)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