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三公消費”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時間:2011-03-11 13:50   來源:新民晚報

兩會開幕前,曾有媒體提出“三公消費何時不再被熱議”的話題。“三公消費”之所以持續被輿論關注,追根溯源,恐怕還是因為“三公消費”不公開,就像當下很多社會矛盾都是“不透明”造成的。

好在破冰之舉就在眼下。財政部新聞發言人戴柏華3月8日在接受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聯合線上訪談時説,2011年,財政部將繼續加大財政資訊公開力度,擴大公開範圍,細化公開內容。其中,財政部將公開2011年中央預算部門出國經費、車輛購置及運作費、公務接待費的經費預算總體情況,中央預算部門相應公開本部門出國經費、車輛購置及運作費、公務接待費的經費預算。

公開“三公消費”的呼聲已經喊了很多年,之前有關部門的回應稱這其中存在“技術障礙”。比如,現行的財務報表裏沒有設“公款招待”、“公費旅遊”等項目,林林總總的項目經費都被包括在“公務經費”裏,公眾要求公開的具體項目還無法走“小賬”和“細賬”。但戴柏華的表態已經表明,只要有公開的勇氣和決心,“三公消費”的賬目完全可以清清楚楚地向公眾呈現。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統計局副局長葉青明確表示,預算公開不積極完全是政府部門不願意接受監督,而非其他原因。

公眾監督政府,既是要監督政府如何行使權力,同樣也是要監督政府如何花錢。對於“三公消費”,即便是“局內人”也承認其中存在大量鋪張浪費現象。3月8日,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副部長王國強就痛批目前公款奢侈成風浪費驚人。這些年來“三公消費”居高不下,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出錢的納稅人沒有真正有效的監督手段和渠道。缺乏監督,政府部門就會缺少自我約束的動力。而監督的前提是什麼?資訊公開。資訊不透明,公眾又談何監督。現在,財政部終於決定公開中央部門“三公經費”的情況,以實際行動向公眾做出了積極回應。

中央部門公開“三公消費”確實是一個好的開始,值得期待。可以相信,接下來會有一系列規章制度規範“三公消費”資訊公開,對於那些拒絕公開“三公消費”、或者以虛假數字糊弄公眾的政府部門應該有所懲戒。

目前,還沒有硬性規定要求地方政府部門公開“三公消費”,但中央部門既然已經做出表率,地方政府部門也應該及時地自覺跟進。何況,公開“三公消費”一直是百姓熱切期盼的。各級地方政府部門自覺公開“三公消費”,一方面可體現主動接受公眾監督的勇氣贏得民心,另一方面還可強化自身公信力。

如果説,公開“三公消費”也算是一種“形象”塑造的話,各級地方政府應該非常自信地認識到,這樣的“工程”確確實實是公眾最為需要的。(陳方)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