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問題是重大政治問題”是硬道理

時間:2011-03-07 14:10   來源:羊城晚報
  民生問題就是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吃得安全一點,房價下降一點,學費少收一點,不再為看病難、看病貴犯愁……這些貌似很“俗氣”的問題,一旦處理得好,就能極大地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就能增強國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從來國家與社會的穩定與否,都與民生有沒有得到真正改善有關。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開幕。2182名全國政協委員,共商國是。“民生問題不僅是重要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也是重大政治問題。”在政協報告中,賈慶林表示,“2011年我國將繼續關注和促進民生改善”。(據昨日《羊城晚報》)

  賈慶林在工作報告中,談到了在過去的2010年中,政協在思想理論建設、“十二五”規劃、保障和改善民生、民族團結與宗教和睦、團結聯誼工作、對外交流合作、經常性工作創新、牢固樹立五種意識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其中,賈慶林對民生問題作出的判斷,備受輿論關注,這句判斷就是“民生問題不僅是重要的經濟問題、社會問題,也是重大政治問題”。

  我們還記得,溫家寶總理日前與網民線上交流時,同樣特別強調了民生問題,並引用孫中山先生的話説:“民生就是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人民的生命。”在以往,不少人認為民生就是老百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吃喝拉撒睡,就是衣食住行用,僅僅認為這是單純的經濟問題或社會問題,實際上民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它是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和人民的生命,沒有民生就沒有一切,因此應該也必須把民生問題上升到極其重要的政治高度。

  正因為深刻認識到民生是重大政治問題,我們看到,一年來政協委員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的提案多達1700余件,這些提案集中于群眾普遍關注的收入分配、住房、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防範通貨膨脹、平抑物價等方面;我們看到,為了撰寫一份高品質的民生提案,政協委員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通過各種方式察民情、聽民聲。我們還看到,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首場新聞發佈會上,大會新聞發言人趙啟正針對食品安全的問題時表示:“時間就是金錢,誠信就是生命,也就是説無誠信者必亡。像生産三鹿奶粉這樣的企業,必亡。”對不良企業的憤慨,就是對老百姓民生問題的強烈關懷;我們還看到,民生問題仍是今年政協委員提案的焦點,其中房價、醫療、教育等問題最受政協委員關注。

  在報告中賈慶林還表示,2011年,人民政協將緊扣主題主線,積極為實施“十二五”規劃獻計出力。“十二五”規劃關注的一大焦點就是民生問題。正如溫家寶在同網友交流時表示,將把民生作為整個十二五“規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就是説,發展經濟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這就是我們對今後五年的最主要的考慮”。政協把自身工作與“十二五”規劃目標有機結合起來,這既是積極履職的表現,也是對民生問題的持續關注。

  民生連著民心,民生凝聚人心。民生問題就是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吃得安全一點,房價下降一點,學費少收一點,不再為看病難、看病貴犯愁……這些貌似很“俗氣”的問題,一旦處理得好,就能極大地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就能增強國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從來國家與社會的穩定與否,都與民生有沒有得到真正改善有關。當然,解決民生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而政協委員積極利用自身優勢建言獻策、參政議政,無疑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新起點開啟新征程,新目標賦予新使命。”我們期待政協委員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履職精神,能夠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更大的貢獻。(王石川)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