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5000:1,“公務員熱”為何難降溫?

時間:2010-10-27 14:05   來源:人民網

2011年度國家公務員網上報名已于24日24時結束。截至25日13時,通過資格審核人數已經達到1363900人,資格審查工作將於今天18時結束。在目前公佈的各職位競爭比例中,最搶手的職位基本出爐——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一職以4961:1的競爭比例高居熱門職位榜首,這一比例已突破去年最高競爭比例4224:1,再創歷史新高。專家預計,在資格審核全部結束後,這一比例有可能還會提高。(10月26日《京華時報》)

公務員招考如今被稱之為“國考”,足見其涉及範圍之廣、影響力之巨、吸引力之強。看看每年都有的鏡頭吧:公務員一旦中了,則面有矜色,額手稱慶,親友奔相走告,眾人無不艷羨,榮耀不亞於剛剛恢復高考後頭幾年的“天之驕子”。

一事升溫,表明物有所值,市場有“寬度”,而讓這麼多的人趨之若鶩,讓這麼多腦袋一律削尖了來拱,則表明物逾所值,表明産出效益遠逾投入。熱到這個地步,氣候就有些混亂,有些怪異。然而,理解起來難度很小。

公務員的境遇之佳高高在上,待遇啦報酬啦以及晉陞啦,這些美妙的現實及其可以預期的前景,都明明白白地擺在眼皮底下。職業發展、工資福利、退休養老等等所得,都是一種群體性的自然,自有堅強的群體維護,個體無需心力交瘁。

一省級媒體報道,某地行政服務大廳,“一條龍”服務之優異,時常見諸報端。然而,就是在這“一個窗口對外”的透明裏,仍有人于眾目睦睦之下“偷菜”,從一個側面顯現了某些公務員優裕的生存環境。入了預設的軌道,連正常的壓力也無,前行的動力,除了一小部分來源於自身,更多的是源源不斷輸送的助力,真正的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市場條件下,一事趨熱按説無妨,自有無形之手調節。然而,“公務員熱”的正常合理值,目前難以見到。“分配性努力”與“生産性努力”,近來已引起人們諸多關注。資源配置的浪費和公眾心理預期的一再錯位,時間久了,當會固化這樣一種認識:可以有人很容易地成功,汗水與果實並不總是前因與後果,二者有時並沒有必然邏輯聯繫。

 

圈內圈外的界限,簡直就是孫悟空金箍棒那一道神乎其神的弧線,未入圈子,就深知圈內幸福平安指數之高。進得了圈子,這意識當會進一步強化;而圈子外的人,包括拼了命想進卻最終沒成的人又會是一種什麼心態?這種心態又會如何影響了大環境與小氣候?

更何況,這公務員熱的背後,有“官本位”粗壯鏈條的牽引。這鏈條金光閃閃,魔力巨大,甚至讓人聯想科舉取仕。清夜捫心,有不少想變身“過江之鯽”者當是衝著異化的權力理念而來。而這一點,不正集中凸顯了當今社會矛盾的一大焦點?如此,社會的價值觀能不被扭曲?而這種導向,豈不是令人憂心忡忡?(竇永堂)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