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長內訌引出的“另類反腐”

時間:2010-06-02 09:36   來源:廣州日報

    江西國土廳掀起反腐風暴,三名副廳長和一大批市縣國土廳官員落馬。雖然説,國土廳是當下腐敗高發區域,但在短時間一下子有這麼多的官員出事,還是相當不同尋常。有消息説,在江西國土廳系統反腐的背後,居然存在一個“竊聽門”,國土廳廳長電話被人竊聽,而竊聽者,很可能就是落馬的三位副廳長。顯然,比起官員的落馬,一個廳裏,副手對正職的竊聽,更讓人震驚。

    其實,這種事情,一點都不新鮮。記得美國歷史學家孔菲力先生在他的大作《叫魂》裏,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資訊的控制與反控制,是中國古代官場的一個主要課題。上級對下級想要知道更多一點,同樣下級對上級也想了解更多。古人沒有電話,竊聽技術不行,但做下級的,也會千方百計了解上級的打算和心思。晚清西太后身邊最受寵的太監李蓮英,其實從來沒有干預過政事,但大臣們卻紛紛給他送錢送寶貝,圖的不是別的,就是讓他提供一點老佛爺的動態。知道了動態,他們在發言表態的時候,就心裏有底,不至於觸怒領導。

    當然,上司如果不是最高領導,了解打探上司的心思和隱情,就不光是為了逢迎和討好,有時候,也有暗藏殺機的可能。我們在江西國土廳的竊聽門中,似乎也嗅到了這樣的味道。一個省級的廳,有四個副廳長,如果有三人聯手,利用這種非法的手段,搞到情報,弄倒廳長,也不是不可能。可惜,這三位副廳長劣跡太多,早就被紀檢部門盯上。在紀檢部門的配合下,發動權力鬥爭的一方所安設的電話竊聽設備,反而成了人家的把柄。

    現在一些官場中人,似乎比任何一個時代都熱衷於權術,熱衷於官場傾軋。最熱賣的書籍,是兵法,特別是講陰謀的三十六計,或者是厚黑學。如果讓他們進學校,最喜歡聽的課,不是孫子兵法,就是古代權謀。吳思先生的《潛規則》,原本是批判古代潛規則現象的,結果被很多人用來當教材,學習怎樣潛規則。甚至,官場小説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是某些官場中人學習了解官場陰謀權術的需要。

    在陰謀氣息濃烈的情況下,在一些人眼裏,所謂的反腐敗,就是權力鬥爭的一種形式。落馬的人,不是因為腐敗,而是因為得罪了人,或者在權力鬥爭中沒有做到最好,出了差錯。不在如何清廉上做文章,而在權術上下工夫。為了在權力鬥爭中佔得先機,居然連電話竊聽這種非常手段都用上了,讓人如置間諜影視當中。

    其實,官場風氣如此,絕非官員之福。人人熱衷陰謀權術,就意味著人人自危。算計別人,就得時刻防範別人的算計。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老虎還有打盹的時候,不知什麼時候,一個不留神,就中招了。這樣一個陷阱密布、殺機暗伏的地方,做官會很輕鬆嗎?我真的不知道,一些號稱很聰明的人,自己把自己的生存環境搞得如此惡劣,所為何來?江西國土廳竊聽門的主角落馬了,內訌也許告一段落,但無論如何,像這樣另類的“反腐故事”,還是少一些為好。(張鳴,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