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軍車撞人慘劇迅速透明公開案情才可以消疑解慮

時間:2011-11-04 10:49   來源:羊城晚報

  廣州黃埔大道隧道假軍車撞死人慘劇,已經過了4天,羊城晚報不斷接到廣大讀者及死者家屬對案情中諸多疑點的追問,特別是肇事者資訊、假軍車從何而來、肇事司機會不會被頂包等。

  從輿情反應看,這不是一起普通交通事故。4名修路工的慘死及其家屬的悲情,激起公眾的同情和對肇事者的公憤,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平息;況且長期以來,假軍車作惡多端,早在民眾心中積累了巨大的不滿,人們希望通過處理此一惡性事件從而全面遏止這一醜惡現象。

  因而,當警察在事發當天快速宣佈肇事車為假軍車的消息,根本無法滿足民眾的知情慾望。那份不足400字的新聞通稿,或許警方已經做出相當多的核實工夫,但在民眾看來,依然缺乏説服力,他們不單是要知道“假軍牌”的結論,更想知道支撐這一結論的依據何在,核實經過怎麼的程式,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心中才釋然。

  公眾的追問並非無理取鬧,也並非完全情緒化的表達,而是基於一些不愉快經驗感受之後的一種正常反應。屢見不鮮的交通肇事案被“擺平”,“行車不受約束”的特權車呼嘯而過一爽到底,都在刺痛著公眾的神經,威脅著公眾的安全。於是,對於肇事車的真實背景,公眾總抱有種種質疑。負有執法職責的交警,理應回應公眾的這種合理要求。

  警方稱,事故還在調查中,暫時不能透露相關情況,但承諾在事發7天之內給出事故調查報告。應該説,警方的回應是符合法度的。作為一般交通肇事事件這麼回應一點問題都沒有,但面對著這麼一件公眾特別關注的事件,警方是不是應該積極一些回應質疑呢?

  總之,警方一日未公佈細節,未回應公眾的知情訴求,傳言流言甚至謠言,就一日不會停止,各種質疑、懷疑和猜疑之聲也無法消弭,公共部門的公信力也會受到衝擊。在此情形之下,警方不一定要用盡7天的法定期限,也不一定要等到調查結束才宣佈結果,若能調查到哪一步就公佈到哪一步,使事情的進展始終處於公開透明之中,則可以消眾疑而息眾慮。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