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筆善款都應成為“燙手山芋”

時間:2011-11-04 10:49   來源:揚子晚報

  佛山女童小悅悅家庭收到了來自各方的善款。小悅悅不治身亡後,其父王持昌決定將善款捐出。但隨後,王持昌接到了大量短信電話,除求助資訊外,不少人質疑善款去向,指其斂財。王持昌稱這筆善款已成燙手山芋(11月3日《新聞晨報》)。

  我們對慈善理念的群體心理是非常複雜的,既有那麼一絲絲潔癖,又有那麼一些些偏執。小悅悅善款事件上,就是“質疑等於在人家傷口上撒鹽”。

  善款是捐給小悅悅的,如今人去錢在,關注一下善款的流向,不是最簡單的監督意識使然?善款涉及公共利益,已經不是私利與私權的範疇,那麼,秉持一些“無賴假設”,哪算得上什麼“惡意”?相反,這種監督必將促使善款更好地流向應該潤澤的地方。至於當事人王持昌的説法與做法,只要涉及善款的去向,都當在情緒之外而接受公共監督,這是呵護愛心之需、也是寬慰慈善之意。

  歷史一再證明,在慈善事業的進程中,從無絕對“可靠”之人。從這個意義上説,。一方面,善款來自民眾的“節衣縮食”,當比財政支出更值得敬畏,更需要付出十二分的小心;另一方面,每一筆善款的去向都必將對日後的慈善事業起到標桿的作用,“清”則能吸聚更多能量,“亂”則讓愛心折戟於心灰意冷。 (江蘇 鄧海建)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