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甕安到孟連,如何化解民怨

時間:2011-10-27 13:08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三年過去,貴州省甕安縣已走出當年“628”群體性事件的陰影。甕安“痛定思痛浴火重生”,化“民怨”為“民願”,經濟社會發生了很大改觀,群眾安全感為96.95%,全省排名第三、全州第一。同樣,曾發生過“719”群體性突發事件的雲南孟連,如今群眾生活改善,幹部群眾魚水相依。(新華社10月22日、23日)

  上述景象確實令人大感欣慰。從甕安到孟連,穿越群體性事件的危如累卵和層層霧障,或可發現基層政府在理政思路上發生的積極變化。所謂“痛定思痛”,首先應該知道這諸多亂象到底“痛”在何處、“痛”的程度;而之所以能夠“浴火重生”,也應該有一些成功經驗,可為其他地方借鑒。

  甕安、孟連之痛,具體情形可能有些差異,但隱藏在群體性事件背後的現實,卻同樣堅硬。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07年,甕安縣GDP翻了近一番,財政收入增長了2.4倍,然而,同期公共建設投入偏低,民生欠賬越來越多;幹部作風問題突出,幹群關係比較緊張;治安狀況嚴重惡化,警民矛盾日益凸顯……在孟連,這種堅硬則體現在膠農與橡膠企業在利益分配上的不均衡、不公平,當地以政府為主導的“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使得膠農利益嚴重受損。

  尤其嚴重的是,甕安、孟連兩地政府對於民眾的不滿一度視而不見,長期缺乏積極回應,甚至動用警察壓制民眾主張自己的權利。這就將原本可以通過政府積極斡旋、妥善處置的事情,演變為政府與民眾的嚴重對立、警察與民眾的直接衝突。記得甕安事發後,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的石宗源強調,不能用人民民主專政的手段來對待人民群眾。

  有鋻於此,認識到“痛”處的甕安和孟連,無論是從理政思路,還是從操作細節上都主動積極,一切以民眾利益為依歸,當然也就重新贏得了民眾的信任。以甕安為例,一方面,政府加大民生投入,拿出3600萬元解決1400多名下崗職工的生計問題,投入1.4億元緩解教育資源緊張狀況,三年來公共財政投入民生數額翻了近一番,達到2010年的8.9億元;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大走訪活動、打黑除惡行動,一批黑勢力團夥和保護傘被打掉。這些做法化解民怨、賦民以權,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雲南孟連也抓住群眾反響最為強烈的橡膠産業産權不清、利益不均這個核心矛盾,推進橡膠産業産權改革,下大氣力把傾斜的利益格局調整過來,有效維護了群眾利益。

  其實,民眾對於政府的要求很簡單,政府為民眾所做的每一件好事,民眾都會深深銘記在心。基層政府幹群關係的優劣,主導一方往往在幹部,民眾對於政府的怨氣,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政府處事不公,或長久漠視民眾基本權益。只要政府真正把民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及時、真誠地傾聽民意、疏導民怨、服務民眾,而不是死死抱著“牧民”甚至“殘民”的心態,肆意打壓、無視民眾訴求,又怎麼可能發生甕安事件、孟連事件那樣的群體性事件?

  從甕安到孟連,兩地由亂而治的軌跡昭示人們,政府只有真誠地對待民眾,與民眾共用現代化的成果,才能贏得民心,這個社會也才是真正和諧的社會。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