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是非不斷,何不“卡吾卡以及人之卡”

時間:2011-10-12 14:51   來源:北京晚報

  最近北京公交一卡通忽然就成了“城中熱點”。9日網友發消息稱,只需要將北京市政一卡通卡號輸入一卡通官方網站上,用戶的消費資訊就會一覽無余。此消息一齣,昨天北京時間上午10點50分,市政交通一卡通官網出現無法訪問的現象。而就在幾天前,一卡通公司剛剛因為“封殺”異形卡而引發熱議。如果説封殺之舉“霸氣外露”的話,一天之後的宕機,就顯得頗有些走麥城的味道。公交一卡通可以説幾乎是每個市民的必備之物,別説是兩天之內被兩條重大新聞這麼折騰了,哪怕是一點點風吹草動,市民都會心驚肉跳。兩件事看似不相干,但其中還是有因果的。

  先看異形卡,6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報道中提到,針對清理異形卡,一卡通客服人員解釋説,和大小沒有關係,是因為這種異形卡的假貨太多了,不得已才禁用的。但一卡通公司自己生産的異形卡不會受到限制,限制的只是假冒産品。至於為什麼説這些産品假冒不合格,一卡通公司表示,非一卡通公司生産的異形卡經常會出現刷不了卡的情況,並且還會影響刷卡機的使用壽命,破壞刷卡系統。

  也許這些都是實情,但如果這話由一個第三方檢測機構來發佈,就顯得更合適一些。現在,難免不讓人感覺這是一卡通公司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保障自己利益。如果非一卡通公司的異形卡品質不穩定,那麼當初是誰給了這些“外卡”準入的權力?既然被“準入”、可使用,就不好説人家的是“假”卡。真的“假”卡,應該是無法在機器上刷過的那種。説如果一卡通公司在擴張的當初就注意把關,嚴格控制外卡的生産,就不會有今日的亂象。據稱,判別真假卡只能去充值點,也就是説那時候企業的盲目現在卻要消費者來承擔後果。

  如果説做不到“卡吾卡以及人之卡”,那至少也要“密吾密以及人之密”。在現代社會,沒有人願意自己的隱私毫不設防。當一卡通的客服人員認為保護隱私是持卡人的事兒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多半也是持卡人之一,您願意自己的行蹤都被別人掌握嗎?同理,這種漫不經心所表露出的,同樣是對消費者的輕視。

  “道德的血液”從來都不會天然生長出來,為公共服務的公司亦是如此。而且越是牽扯公眾利益的公司,越是需要在市場準入階段就引入競爭,然後不斷將之置於公眾的監督之下,公開透明各項政策,庶幾倒可逼出些許道德的紅血球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