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以房養老”更需引起重視

時間:2011-09-30 15:50   來源:廣州日報

  9月28日,民政部等12個部門與全國政協開會討論養老工作進展。銀監會負責人表示,由於中國現有的制度房屋産權70年,“以房養老”難以推行。房價上行期問題不大,如果房價下行期,可能遇到問題。

  “以房養老”嚷了若干年,功用被廣泛宣傳,可再多“優勢”也掩蔽不了現實的窘困。養老,不外乎幾種途徑:養老金、子女贍養、個人財産(貨幣、房屋)。“低保障、窄覆蓋”,前者不可靠;“四二一”家庭結構,中者難有作為,養老不求人的“自助養老”被寄予厚望。“倒按揭”模式的“以房養老”也就在這種情勢下浮出水面。

  不等不靠,不怕孩子哭鬧,老人想當“啃房一族”也不容易。歲月荏苒,當房子和我們一起老去,房子的使用價值剩下“零頭”,而土地使用許可權也所剩無幾——按規定70年後還可以申請續期,而是否批准就由不得你了——誰願接下這“雞肋”?缺乏利益誘因,金融機構即使勉為其難接下“燙手山芋”,“以房養老”又能走多遠??????

  城鎮非農業戶口老人,“以房養老”只是遭遇土地使用許可權的瓶頸,而對於二元結構的另一“元”——人口數量更多的農業戶口老人來説,“以房養老”簡直有道不可觸碰的“高壓線”,農村的房子、宅基地根本不允許抵押!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忽略了農村老人的“以房養老”,其現實意義也將大打折扣。

  對此,金融機構也滿腹苦水,除了政策風險,“以房養老”還有不菲的技術成本,“倒按揭”的評估標準非常複雜,除了精“房事”——估算房屋價值及未來房價走勢,還要會“算命”——預測老人的壽命。成本與收益存在剪刀差,金融機構消極對待也在情理之中。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曾經試水“以房養老”,結果是圍觀的多,申請者少,無疾而終。

  作為養老制度的重要補闕,“以房養老”也算是公眾急政府之所急,替政府分憂的表現,理當得到更多的激賞,需要政策扶持時,及時增加政策供給。尤其某些公共政策本身就存在天然缺陷時,更有修繕乃至更張的必要。對土地使用權70年大限的公平性,坊間早有議論,全國人大代表宗慶後在今年“兩會”期間曾公開質疑,70年大限是“讓人世世代代當房奴”;經濟學家厲以寧日前呼籲,要讓農民擁有房屋産權,使房子、宅基地可以抵押,以彌補物質資本差距,防止社會階層固化和職業世襲化。

  人大代表、經濟學家對土地、房屋政策的建議,遠遠超越“以房養老”工具理性而進入價值層面,具有更宏闊的社會意義。必須指出,在土地財政一枝獨秀的語境下,涉及土地的任何改革都將困難重重。何去何從,確實需要卓識遠見。

  土地、房屋的宏觀政策之外,“以房養老”還橫跨房地産、金融、社保等領域,有效實施尚需一系列的政策保障。著力推進“以房養老”的同時,還要把這些領域的微觀政策理順、做實。“銀發浪潮”不請自至,留給我們從容應對的時間不多,對那些合理化建議都要重視,不要等車開來了才披荊斬棘、劈山開路。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