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育落伍在何處

時間:2011-09-13 14:13   來源:大眾日報

  據媒體報道,近年北大學生中農民子女所佔比例只有一成,清華大學不到兩成,今年中國農業大學新生中農民子女不到三成。現階段,我國農村人口仍多於城市人口,上述現象顯然是不合理的。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狀況呢?長期生活在農村又一直從事中學教育的筆者想説一説自己的看法。

  其一,在人生的起步階段,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和城市差距不大;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幼兒教育不斷進步,而農村幼兒教育幾乎還是一片空白。農村學齡前兒童的父母疲於生計,把孩子交給老年人看護,祖父母作為孩子最初的啟蒙老師,文化素養低,可想他們能給孩子怎樣的啟蒙教育。在孩子早期智力開發上,農村孩子落伍城市孩子一大截。

  其二,看中小學階段。在農村中小學,佔相當比例的老師是由民辦教師轉正來的,這部分老師的年齡最起碼40多歲,他們思想保守,教法陳舊;他們收入菲薄,一邊為人師表,一邊還從事農活。他們是帶著巨大的心理落差來從事自己的工作的。近些年,在追求物質利益和精神享受的社會風氣中,農村中小學很難留住優秀教師。

  其三,從教學設施上説,不管是軟體還是硬體,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都有差距。

  其四,看學習環境上。學校之外的時間,很多農村孩子還得幫大人幹農活。前幾年的合點並校,撤除了部分農村中小學,農村孩子花在路上的時間很多。而城裏孩子學校之外的時間,有的由文化素質較高的父母輔導,督促檢查作業,有的可以上各種補習班。

  其五,教學改革帶來新問題。新教改強調素質教育,不再追求分數。農村學校長期被分數壓抑的情緒一下子放鬆,矯枉過正,教學一下子變得無所謂起來。沒有了剛性要求,本來就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的農村學生一下子就放縱起來。把時間放給學生,這好像符合教改精神,但問題是學生不會安排,農村閱覽室、圖書室的圖書更新很慢,甚至幾年不進行更新,微機室不開放,開放也不聯網,全面發展變成了全面倒退。而城市中小學能及時棄舊立新,很快適應了教改。城市裏各種輔導班應運而生,富裕的學生家長還會單獨給學生請家教輔導自己的學生。而且由於新教改下的高考內容越來越多,越考越雜,使農村學生也處於不利的地位,英語的聽説讀寫,基本能力的音體美資訊技能,他們沒法和城市裏孩子相比。

  其六,義務教育階段免除了中小學學生的學雜費,是一個好事,但也有一個硬性的規定,就是初三畢業後不允許復讀。過去每個鄉鎮中學都有中考復讀班,這無疑提高了農村學生考入重點高中的機會,增加了考入大學的機遇。但自從免費義務教育以來,農村孩子的這條路被打斷了。不僅如此,不少地區,在初三畢業時還強迫學生分流,一半左右的學生要進職業技校,畢業後就是所謂的技術工人。但分流如今多在農村中學進行,城市中學是基本不搞的,不能進入高中,何談進入大學呢?

  農村教育落伍于城市教育的原因,不是“UFO”之謎。明確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從幼兒園到高中所受教育的差別,實則也是城鄉差別。這些差別一旦鑄成,短時間之內恐怕難以改變。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