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納入醫保報銷是利民之舉

時間:2011-08-24 15:05   來源:大眾日報

  昨日,以涵蓋居民健康、環境健康等35項指標為核心的《健康北京“十二五”發展建設規劃》公佈。其中明確提出,北京市將在未來5年內實現基本體檢服務的提供,健康體檢將有望納入醫保報銷,並推廣健康體檢。在“十二五”期間北京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將達到或接近發達國家水準。(8月23日《新京報》)

  長期以來,參保者只有生病了、住院了,醫保基金報銷的效能才開始發揮作用。而沒有把參保者定期檢查身體的費用納入醫保報銷的範圍之內,導致了醫保費用“重治病、輕防病”的格局。而絕大多數的企業對員工沒有開展經常性的健康體檢,不僅使參保者在防病上思想觀念的置後,而且也讓“預防為主”的防病檢查經費實際由參保者自己掏腰包。現在,把醫保報銷範圍從目前患病保障,“前移”到參保者的健康體檢,這種將體檢納入醫保的惠民政策,把健康保險的理念引入醫保,使之和疾病保險並重,讓參保者有病治病,沒病防病,大大強化了醫保基金的安全和效能作用,為參保者築起了防病治病的防線,這是醫保報銷體制改革和適應參保者健康生活保障的一種創新。

  看重治病只有把“防”字放在首位,醫保基金的作用與效能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不少職工健康意識、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主要原因是不捨得另花檢查費,小病要熬到大病才去檢查,使本來能夠及早發現的疾病沒有能夠通過及時發現,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現在,將體檢納入醫保範圍,增強參保人員的預防保健意識,對未知的疾病可以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從根本上把防病與治病有機地結合起來,使醫保基金髮揮了“事先防病”的作用,也使國家“預防為主”的醫療方針落到了實處。

  將體檢納入醫保範圍還能大大降低參保人員的就醫成本。對於參保人員來説,繳費佔工資總額的比例不高,每年參保者個人賬戶絕大多數都在千元之下,如何節約難得的門診費用,同樣是擺在參保人員面前的問題。但不容回避的是,治病費用肯定高於檢查的費用,檢查一次身體表面上看是花了一點錢,但卻檢查了身體的現狀,搞清楚了自己身體所處的健康水準,對如何防病尋找到了醫學根據。通過加強鍛鍊,防止、減少疾病的發病幾率,使參保人員的身體始終都處於一個健康、基本健康的水準之上,必然大大提高參保人員的生活品質與生命品質。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