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35億福利刺激了什麼

時間:2011-08-22 13:43   來源:羊城晚報

  阿里巴巴35億元的員工福利計劃近日浮出水面,聯想到之前如百度、騰訊等的福利計劃,足以讓公眾艷羨。其實,本屬公司內部事務,為何引起大眾的強烈關注,這才是值得深思的地方。

  首先,發放福利的這些公司不是大國企,不是壟斷企業,而是當下最有生命力的民間生産力代表。在日趨廉價而親民的網路生活中,普羅大眾或多或少使用它們的服務,和他們共同成長。更重要的是,這些企業並不依賴官方背景成就自己,屬於很標準的自由市場的産物。許多大型IT機構及其領導人,常常勾起人們對全球化IT神話的想像,以至於那種奮鬥、時尚、進步、回饋社會的形象備受國人稱道。

  換言之,如果加薪的是石化、電網、通信等央企,必然惹來一番“仇富”的波瀾。最根本一條就是,兼備壟斷和市場之利的國企,其發家致富來自全民的間接“捐贈”,其持續經營來自政策的高度保護,連漲價偏好也是很少受到約束的。故此無論是給高管加薪,抑或給普通員工增加福利,都會被輿論質疑。因為這類企業形象在大眾心目中已經根深蒂固,並在貧富分化的現實中無法逆轉。

  最近頗為熱門的哈佛大學邁克爾桑德爾教授就在其課程中提到公正的問題。什麼樣的加薪是公正的,這其實就涉及到德性問題。企業福利,不只是和一個企業的效益與實力有關,更與該企業的“德性”有關。央企經營得再出色,在目前體制下都有著某種“原罪”和宿命。而私營企業即使不是完美的,但其對員工的福利總會獲得大眾的認同,哪怕這裡頭也有不少企業宣傳目的存在。

  在這個並非純自由的市場上,對企業行為進行德性的判斷無法避免。因為這個市場有著傲慢的壟斷巨頭,新生生産力必須與之競爭,因此我們會對後者加以褒揚和關注,會容忍他們的缺陷,會讚許他們的福利,並把它看成社會進步的希望所在。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