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網路監督是最好的啟蒙

時間:2011-08-04 14:04   來源:中國青年報

  近日,有兩則新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一是四川省宜賓市常務副市長徐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自稱“去過60多個國家”,引發網友圍觀,隨後刊發該報道的宜賓新聞網已將“去過60多個國家”這句話刪掉了。二是廣東省增城市有關部門在慰問為救跳軌者而英勇犧牲的廣州消防戰士姚攜煒家人時,一名政府官員遞上慰問金,握著姚攜煒父親的手説:“恭喜你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兒子。”(綜合媒體近日報道)

  兩位官員的前車之鑒,一定會讓不少官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即每一句話都不能亂説,如果官員不能謹小慎微地對待自己的每一句話,自己很有可能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徐副市長本來談的是當地一家經濟開發區的未來,以及開發區規劃先行的重要性,可主題內容沒太多人關注,反倒是作為佐證的出國考察資訊被揪住不放,甚至成為網友質疑三公經費是否合理的證據。至於説慰問死者家屬的官員,原本衝著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而去,誰知竟然因為用錯了一個詞讓自己形象嚴重受損。

  在沒有網路之前,即便官員出現這樣的“低級失誤”,也由於資訊傳播範圍所限,以及缺乏共同關注和質疑的平臺,“形成不了什麼氣候”,對官員造不成太大的影響。可是,網路尤其是微博這种先進資訊傳播載體的出現,徹底地改變了這種狀況。想當年,南京市江寧區房管局局長周久耕,不就是因為一句“將查處低於成本價賣房的開發商”,而被網友展開強大的人肉搜索,隨即天價煙、天價表逐漸被曝光,直至最後的徹底落馬。

  如果説前網路時代,虛擬的網際網路的規則是,“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可在當下的網路時代,規則早已變成“即便你是一條狗,網路都會知道你來自哪”。海量的網路資訊可以讓公眾隨時搜尋、核對需要的相關資訊,而且很多的資訊可以通過關聯資訊從邏輯上進行相互驗證。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公眾人物的官員,如果其想掩蓋某個事實,難度之大超乎想像,一旦某一個環節的某個事件沒有處理好,或者説某一句話一不留神“洩露了天機”,在強大的網路監督之下,真相就會欲蓋彌彰。

  網路時代的這種狀況,説明瞭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公眾從來都不缺乏監督官員的熱情和能力,只是由於缺乏相應的途徑和手段被壓抑。正如有論者所言,“圍觀改變中國”,無處不在的網路監督,其實是一種強大的監督力量,使得官員的一言一行都被置於放大鏡之下。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又何嘗不是對握有公權力的官員最好的啟蒙,至少官員在行使權力時會多了一份敬畏,因為“人肉搜索”、“全民監督”的矛頭很容易就指向説話或行事無所顧忌的官員。

  無數的實踐早已證明,對權力的監督越充分,權力的運用就會越謙卑、越謹慎。在網路時代,越來越多的官員已經意識到,發達的網路技術,已經讓傳統遮罩資訊的手段,追不上資訊傳播的速度,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好多地方都在考慮如何通過更好的資訊公開來應對和引導輿論的緣故。

  有人説,在監督問題上,網友已經過河,一些官員卻還在假裝摸石頭。這問題很好解決,不管假裝還是真的就是不知道,公眾完全可以通過一個個真實而有力的監督案例來啟蒙他們,因為“生活教育了我”遠比“説教教育了我”來得更為有效。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