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來培植愛的“沃土”

時間:2011-07-15 13:20   來源:人民日報

  吳菊萍托起的不僅僅是一個幼小的生命,更是一個大寫的人的崇高靈魂!

  我們敬佩吳菊萍。而她的義舉折射出的一切,更值得我們進行深層次的思考。

  是什麼促使吳菊萍伸出了雙手?儘管純樸的她一直強調是出於一個人本能的反應,但,是這樣嗎?

  事實表明,她的義舉與黨和政府的正確引導、優良環境的熏陶密不可分。事件發生地在杭州,看似偶然,實是必然——

  培育“愛心、奉獻、無私”的城市價值觀,一直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孜孜追求的目標。杭州市委書記黃坤明説得好:“一個城市的物質財富非常重要,但是精神財富同樣是極其可貴的,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吳菊萍的義舉,不正是這一價值觀的彰顯嗎?

  再拿阿里巴巴來説:熟悉阿里巴巴的人知道,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是:“很傻很天真!”身為阿里巴巴員工的吳菊萍説得好:“我這樣做,是企業對我的基本要求。”

  阿里巴巴公司還出過浙江省道德模範毛陳冰。我們在驚嘆奇跡的同時,會不會也得到一些啟發?

  善心,需要一個溫暖的土壤。愛的“沃土”,需要我們大家去培植:

  作為政府,有義務制定出保護善舉的機制。如果“碰瓷”屢屢得逞,誰又敢去攙扶倒地的老人?

  作為媒體,什麼是我們提倡的,什麼是我們反對的,必須旗幟鮮明。如果為了收視率都去宣傳“寶馬女”, 誰又會去把“公而忘私的共産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産階級鬥志”縈記心懷?

  作為學校,教育的職責須臾不能忘。教育工作者的崗位本應在教學和科研上,如果老師都浮躁不安,又怎能教出勤勉務實的學生?

  作為家長,應該把愛從小植入孩子的心田。如果你的孩子踐踏了草坪、在幼兒園裏偷了小朋友的東西,你卻呵著護著,孩子將來豈能為他人著想?

  ……

  吳菊萍的經歷,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但我們每個人,不是都應該像吳菊萍那樣時刻準備著嗎?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