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老拿“狀元”給自己貼金

時間:2011-07-05 13:25   來源:人民日報
  高考分數一公佈,一些所謂的“狀元”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狀元”們是怎樣獲得高分的?平時是怎樣學習的?他們有什麼好的生活習慣?為什麼會這樣“牛”?他們被哪些名牌大學爭奪、錄取?最終讀了什麼專業?獲得多少獎學金……這些都成了某些媒體津津樂道的話題。

  “狀元熱”的直接推手是新聞媒體,這一點毋庸置疑。為了吸引受眾的眼球,一些媒體不顧導向、不負責任,熱炒高考“狀元”,其後果,不僅干擾了高考的輿論環境,同時也為應試教育推波助瀾。

  “狀元熱”的深層原因不僅僅在於媒體炒作,大學、中學對高分考生的青睞和追捧,也讓“狀元”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一些中學整天把“素質教育”挂在嘴上,真功夫卻扎紮實實下在升學率上。特別是一些名校、示範校,不滿足於100%的升學率和90%以上的“重點率”,暗地裏比拼“北清率”(即考上北大和清華學生的比例)和“狀元”,似乎只有這樣的硬指標才能顯示出名校的真正實力。

  大學特別是名牌大學對高分學生的寵愛和青睞,更讓“狀元”變得異常搶手。某些大學每年都以招到多少“狀元”為榮,招得越多越自豪,招得越多越“牛氣”。似乎多招一些“狀元”,就能多培養出一些大師。為此,這些名校的招生辦負責人都使出渾身解數,籠絡全國各地的高分考生;有的不惜用一些“不太地道”的手段,毀他人的聲譽,挖同行的墻腳。近日發生在上海高校間的招生暗戰就是例證,難怪老百姓説,為了爭搶高分考生,大學不惜“撕破臉皮”。

  大學、中學如此厚愛“狀元”,究竟看重“狀元”什麼?是“狀元”的綜合素質?還是他們的發展潛力?有關機構對多年來的“狀元”追蹤研究表明,與高考成績一般的考生相比,“狀元”的發展潛質並沒有明顯優勢。就連出了很多“狀元”的中學、招了很多“狀元”的大學,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事實。原因其實不複雜,因為高考畢竟是一考定勝負,很難全面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發展潛力。著名的大學、中學之所以對“狀元”情有獨鍾,説到底,看重的是這些考生的分數。由此可見,不論中學還是大學,其人才觀還沒有真正跳出“分數至上”的誤區。

  在美國的大學入學考試(SAT)中,也常有一些學生獲得滿分,成為所謂的“狀元”。然而在升學中,僅憑分數是不夠的,“狀元”也可能被大學拒之門外。有一年,365個SAT滿分獲得者申請哈佛大學,165人被拒絕。這不僅由於哈佛大學要求高,更是因為他們不把分數作為錄取學生的唯一依據。教育專家、美籍華人黃全愈評論説:哈佛大學是在冷靜地選拔“一流學生”,而不是“一流考生”。

  如何改革和完善評價標準,如何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目前教育改革特別是高考改革無可回避的課題。那些著名的大學、中學,與其拿“狀元”給自己臉上貼金,不如通過實實在在的實驗和實踐,為建立新的人才評價和選拔機制用一點心、盡一份力。(袁新文)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