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掃地的“生源搶奪戰”何日是盡頭

時間:2011-07-04 13:42   來源:揚子晚報
  前日,復旦大學招生辦發表措辭嚴厲的《關於部分省市考生受騙修改志願的嚴正聲明》後,昨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招生辦通過其官方微博上進行回應,稱“本校招生老師無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師通知考生取消其與他校所簽協議,對一切捏造事實、詆毀我校的行為,依法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7月3日《南方都市報》)。

  這邊廂義正辭嚴,那邊廂針鋒相對。很顯然,這樣的事情,沒有贏家,真相也不可能會大白于天下,一個可能預料的結果便是,兩所高校或者自我溝通,或者在上級部門的指令下收聲。但是,高校招生中掐尖的問題,充分顯示出高校的虛弱、勢利,折射出大學精神的缺失,也在告訴我們,高校的招生體制,有必要進一步完善。

  爭奪優質生源,原本正常,關鍵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一所高校之所以能夠吸引考生趨之若鶩,是在於它的寬容開放的大學精神,在於其較高的教育和管理水準。現在高校非常重視外在的“名聲”,論文索引率、高校排行榜、院士人數、就業率等等,高校視之為命根。一旦數據有利於自己,就大吹大擂,一旦不利於自己,便擺出不屑的樣子“淡然”視之。要知道,有了這些數據,便可以在招生時搶佔先機,同時也可以獲得大量的資金投入。至於大學精神,教學品質,創新素質等軟指標,則並不在於重點考慮之列,這真是本末倒置。兩高校的互相詆毀和攻擊,則是“真性情”的流露。高校之間撕破臉皮,看似求賢若渴,實則利欲熏心。因為急功近利,為了虛假繁榮,高校“生源搶奪戰”刺刀見血,幾近肉搏,戰況慘烈。靠搶優質生源以充門面的虛妄,也恰恰凸顯一些高校“頭重腳輕根底淺,嘴尖皮厚腹中空”的窘態來。復旦、交大之爭,不過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已。

  跳開兩校之爭,我們不能不思考的是,在高校與考生之間,高校穩坐賣方市場。雖然高校爭奪生源失態,但更多的卻是考生有求於高校。這之間,不是平等的博弈關係。在填報志願時,考生家長們都成了專家,小小謹慎,生怕誤了孩子的前程。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孩子只能被一所高校錄取,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選擇權。而如果我國考生能像國外考生那樣收到多所高校的錄取通知書,考生就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另外也有利於通過競爭促使高校不斷提高自身教學品質與服務,這樣高校也就沒有必要像當前這樣將過多的精力用在招生大戰上,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與資源,乃至出現相互指責有辱斯文的“齒可架”現象。因此,在高等教育發展勢頭迅猛,也魚龍混雜的今天,是時候引入這樣的競爭機制了。

  什麼時候,咱們的高校也能夠理直氣狀地拒收狀元、咱們的學生也可能坦然地在幾所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之間優遊的選擇,那才是我們樂見的現象。(肖余恨)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