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乘客“關”進艙裏豈能算準點

時間:2011-06-17 14:38   來源:新民晚報
  什麼叫飛機?顧名思義,能飛上天的“鐵鳥”才能叫做飛機。

  既然飛機是用來飛的,那麼衡量一架飛機,一個航班是否達標、合格,首先要看它飛得如何,才是正理;衡量航班是準點起飛,還是誤點,也只能是“飛起來才算”。

  可如今在中國卻貌似不然,隨著南方梅雨季節的到來,各航空公司航班的起飛時間更加沒譜,乘客在艙門緊閉的客艙裏悶上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也並非什麼出奇的事。

  令人詫異的是,按照民航有關部門統計:航班準點率近期雖有下滑卻並不明顯,大體穩定在80%左右。緣何本該絕對權威的官方數據,居然和旅客們的實際感覺如此大相徑庭?

  奧妙就在統計方法上:按照民航有關部門的統計方法,則是只要關上客艙艙門就算準點,一旦艙門關了,旅客如數登機,即便晚幾個小時再飛那也算“準點”,航空公司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對於民航有關部門而言,心中何嘗不知道這樣的統計方法著實很不合理:不論機票上、顯示屏上還是查詢系統裏,航班都只有“起飛時間”和“到達時間”,準點率統計的也只能是這兩個時間,飛機、航班是要飛起來才算的,豈有機輪不離地面,甚至飛機未曾滑跑,就關上大門、自説自話,給下一個“準點”結論的道理?他們心中又何嘗不知道,如此不近情理的統計方法,除了讓準點率數據好看一些,其實毫無意義?

  可這種粉飾數據、死要面子的做法,卻讓某些航空公司看到了可鑽的空子:既然“關門就算準點”,那麼只消想辦法在規定的起飛時間前把旅客哄上飛機,關上艙門,那麼一切萬事大吉,能按時飛固然好,萬一不能,反正這航班就算“準點”,航空公司便可免責,旅客再怎麼怨聲載道也是無濟於事,如果鬧那就是“無理取鬧”,至於航班誤點理應做的補償、安置等工作,也就自然無需理會——既然“準點”還補償什麼!

  不管航空公司如何辯解,旅客都是這種不合理“準點”標準的受害者,以前晚點還能得到解釋、補償和安置,如今卻只能自認倒楣。不僅如此,候機廳至少空間大、空氣好,可以稍事活動,機艙狹窄,騰挪艱難,空氣混濁,又擠滿了口乾舌燥、和自己一樣焦急的旅客,那是怎樣一種氛圍和心態?

  如果説航空公司有責任,那麼制訂這種不合理準點率標準的有關部門責任更大,正是後者制訂並堅持推行這種“關門就算”的“準點”標準,令規則出現明顯的人為漏洞,才給了航空公司鑽空子的機會。

  到了修改準點率標準,以機輪離地作為計算準點率基準點的時候了,只有這樣,才能切實約束航空公司投機取巧的行為,有效保護旅客利益。如果民航部門實在對“關門標準”割捨不下,不妨另設一個“關艙門準點率”,可無論如何,“航班起飛準點率”總是要飛起來才能算的。(陶短房)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