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千面中國的一個真實表情

時間:2011-05-12 15:27   來源:環球時報

   今天是汶川地震3週年,重建工作以令世界眩目的速度大體完成。用“奇跡”二字都難以描述這一切,一個有著種種陋相的發展中大國,卻在汶川那片山區綻放了它的驚世力量。然而只要往回看一個月,中國就發生了多少令我們生氣的事情?它們和汶川重建哪個是“真中國”呢?中國是它們的總和。

  13.39億人生活在同一個國家裏,它的好處和挑戰都一言難盡。西方治理現代國家的那套理論,獲得成功的最大模組是3億人。歐洲那些幾百萬、上千萬人口的民主小國家,漂亮得就像受到精心保護的一個個精緻古堡。而中國卻不得不把大和擁擠作為籌劃自己生計的出發點。

  汶川地震波及的廣大地區,生活著幾千萬人,重建的20個重點縣和受災嚴重地區,總人口超過千萬。它相當於一個歐洲中等國家。想想看吧,如果把瑞典或者希臘的大部分生活設施推平了重來,那會意味著什麼?中國以一個發達省市扶助一個受災縣,每年拿出它們1%財政用於重建的方式,迅速重塑了震區。只有大國才有這樣幹的可能,只有一個有著強大中央政權的大國,才會把這種可能性變成真實。

  但國家“大”的代價也是明顯的。新汶川的基礎設施水準一下子在四川省躍居前列,中國還有很多貧困地區,它們為什麼不能在這3年中也得到更多資金呢?中國的發展不平衡,連救助、扶貧也不得不有個先後,國家早就在談地區差別以及各種差別,但它們還是存在。在為汶川成就鼓掌的同一天,我們可以有無數個理由批評這個國家。

  這大概就是我們中國人21世紀的命運:轟轟烈烈崛起,匆匆忙忙補漏,不時出現精彩的幾筆,卻有數不清的小辮可以被捉住。我們可以雄心勃勃,也可以垂頭喪氣,這一方面取決於我們所處的位置,同時也取決於我們的眼界和胸懷,取決於我們對人生以及對這個國家的基本態度。

  中國不是3億人的美國,更不是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的400多萬人的挪威。中國也不是12億人的“民主的印度”。中國人的選票沒印度人的選票管用,但中國人有越來越多的私有住房、小汽車和無處不在的高速公路網。而全印度封閉的高速公路只有200公里。

  我們該為中國建成了高速公路網慶倖,但它的高收費令人討厭。我們有了車開,但堵車讓我們頭痛。私有住房別人都買了,而輪到我買時卻突然漲成天價。我們該怎麼辦?答案屬於每一個人。但用樂觀態度面對複雜人生,通常更快樂些。熱愛祖國的人,通常更幸福些。積極進取的人,成功的機會通常更多一些。這是不少人的經驗。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