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孝道重建刻不容緩

時間:2011-04-11 14:18   來源:京華時報

  重建現代孝道,對青年人進行感恩教育,不僅永遠不會過時而且非常必要,刻不容緩。

  因為家人寄錢晚了,留日學生汪某回國後在機場連刺母親數刀,母親當場昏迷,被送進醫院重症監護室。看了相關報道,倒吸一口涼氣,不勝唏噓。

  從目前情況看,不排除這是因為汪某留日期間學業、生活不順而心情抑鬱導致的極端行為。有些家庭認為,越早把小孩送出國留學,越利於成長。殊不知,由於環境不同,加上學習、生活等諸多方面都要獨立面對,更容易增加挫敗感,有的人就會採取某種不理智的方式把情緒發泄出來,甚至發生暴力事件。這一點,特別值得留學生父母群體注意。

  汪某父母供他到日本留學,每年開銷三十四萬元,他卻以如此方式對待母親,這無疑是家庭教育的失敗。這件事也表明,不管是否讓子女出國留學,都不能不重視子女的修身教育。

  現在,很多父母活得很累。從孩子上幼兒園到上大學找工作,父母不知要花費多少心血氣力,還得時刻陪小心,生怕惹兒女不高興,哪還有孝道可言。客觀而言,這和傳統倫理被拋棄,現代孝道尚未培育起來有很大關係。以往中國社會講究以孝為先,而這個孝又是指不折不扣地服從長輩的等級觀念。這在追求個性自由、人人平等的現代社會當然行不通了。

  家庭是社會的組成部分,舊的家庭倫理被打破,新的道德觀念必須樹立,否則家庭陷入不安,社會也難以達到和諧。西方社會注重契約關係,對待家庭也是如此,譬如從法律上規定父母責任和子女義務。東方傳統裏的孝道固然也可理解為一種契約,但這已內化為一種道德關係,所以現行法律雖説對家庭關係作出若干規定,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仍把傳統倫理當作行為指引。這意味著,現代社會有必要培育和樹立新的家庭倫理,使之與時代精神相契合。

  由此,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和理解何謂現代孝道。實際上,剝離傳統孝道中被固化為綱常的強制性因素,我們就能看到,傳統孝道中並不缺乏感恩、敬重等與現代社會相契合的道德精神。處於現代社會,子女並非父母的附屬産物必須對父母言聽計從,父母更不該給子女當牛做馬,雙方應該是彼此平等、相互依賴的關係。換言之,父母愛子女但不致溺愛,子女敬父母但不可愚孝,這才是適應現代社會的家庭倫理。

  汪某父母平時想必對其過多順從,這才導致他遇到小挫便心生怨念,對母親下此狠手。這不論在什麼時候,在哪個地方,都是嚴重違反人性的殘忍行為,讓人不僅寒心而且痛心。反過來説,倘若汪某對父母尚有一絲感恩之心,恐怕也不會衝動幹下這等缺德且違法的行徑。這提醒做父母的該怎樣去做好家庭教育,對整個社會也是一個警示:重建現代孝道,對青年人進行感恩教育,不僅永遠不會過時而且非常必要,刻不容緩。(魏英傑)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