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副局長”遭質疑是誰的尷尬?

時間:2010-11-15 10:40   來源:華西都市報

11月11日,海南某論壇出現《儋州罕見:28歲財政局副局長》等帖文,稱現年28歲的三亞市財政局預算科主任科員羅煒陽,被推薦擔任儋州市財政局副局長(副處級)。一時引來不少議論。儋州市委組織部對此回應稱,此次是公開選拔,一切按程式走,羅煒陽表現優秀筆試面試都是第一名。(11月14日《南國都市報》)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用人正道,按照這樣的理念,年輕官員獲得擢升的確沒什麼不可以。但現實卻是,每當青春逼人的官員上位,往往便招來猜疑的目光——從湖北宜城29歲的市長,到山東新泰23歲的女副局長,再到海南臨高29歲的美女副縣長……概莫能外。這無疑是值得反思的。

儋州市這次用人是通過公開選拔産生的,即便如此,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恐怕仍是“背景猜疑”。人們之所以有這樣的條件反射,説明兩方面問題:一方面,在公開選拔未成常態的情況下,人們還不習慣於將脫穎而出者視為公開的産物;另一方面,公開選拔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有必要通過“全程直播”等手段來取信於民。

年輕官員升遷遭疑並非孤立現象,其背後是人們“逢官常疑”的心態:他陞官了,靠的是真才實學嗎?他真的是清正廉潔的嗎?他到國外去進行考察了,是貨真價實的考察還是變相旅遊?……對於官員言行,人們常常以不信任的眼光加以審視。

對此,當然不能怪人們猜疑成癖。這樣的反應實在很正常,因為對於看不清楚的東西,懷疑以及進行一些“有罪推定”都是合理的。事實上,在用人、施政等問題上,人們確有不少看不真切之處。按照規定,選拔任用領導幹部,必須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但毋庸諱言,某些地方距這樣的要求相去甚遠;雖然縣處級副職以上幹部應當報告收入、房産、投資等事項也有了規定,但報告內容僅限于由相應組織部門掌握,官員財産還遠遠談不上真正的公開;雖然財政預算也年年提交審議,但過於籠統粗疏的預算報告不少專家都看不懂……面對這種種“霧裏看花”的景象,人們怎麼不“逢官常疑”呢?

“逢官常疑”不僅僅是官員們的尷尬,也不僅是公眾的無奈,它還會不可避免地導致社會運轉成本增高。所以,無論如何不能等閒視之。要化解此窘境,只能靠更徹底的公開和透明,以強有力的措施來獲取公眾的理解和信任。當然,這是個系統性的工程,須在一系列制度上作出變革。(孫立忠)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